全民快測|何栢良指首兩日逾2千呈報符預期 倡民調機構參與統計
政府早前呼籲市民參與一連三日全民自願快速測試,上周五及六(8及9日)暫時收到2,202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呈報。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該呈報數字符合預期,但無從掌握有多少名市民響應,故未能判斷計劃成效,建議港府可同時委派民調機構,了解不同年齡層在過去三日有否參與,相信更有效了解目前社區傳播實況。
▼記者實試一款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檢測▼
何栢良表示,三日的全民快測用作粗略評估社區整體感染情況,假設有500萬人參與,陽性比率是約0.044%,若有250萬人參與,陽性比率升至0.088%,但因無從判斷有多少市民響應,故未能準確評估全港傳播情況,建議可委派民調機構估算不同年齡層的參與程度。
雖然衛生防護中心指,快測呈報個案中近七成人無病徵,反映市民響應計劃,但何栢良認為,檢視醫管局公布的入院篩查及員工感染數字,過去一周的檢測陽性比率無明顯轉變,認為單靠分析有病徵與無病徵患者比例,引申的推論有限。
▼4月10日 深水埗快速抗原測試售價創新低▼
料放寛安排後疫情或較反覆
對於將復課及放寬社交距離安排,何栢良認為目前疫情明顯回落及將持續一段時間,放寬後疫情或較反覆,維持每日數十至數百宗,較關注重點人群在高危環境有否出現超級群組,一旦出現必須有效快速應對及攔截,以免重現類似葵涌邨爆發。
認為重點仍是推高接種率
他認為,任何形式的全民檢測(包括快測或核酸檢測),必須想清楚期望達到的目標及對後續防疫措施的影響(包括入境措施),認為現階段未必是最優先或重要,應重點推高疫苗接種率。他又指,當局推行的防疫措施未有明顯區分已接種及未接種人士,反而是懲罰已齊針的市民,難以爭取他們的配合及認同,故認為完成接種者應該「有獎」,未打齊針者應有行政措施不便。
對於復課安排,他認為港府的安排某程度上是懲罰已打針的兒童,但稱目前疫苗接種未如理想,除非每日做快測,否則做得太疏,對預防Omicron爆發作用不大。
第四針建議易引起混淆
在第四針安排方面,何栢良認為背後沒有充分的科學數據,與新加坡及歐盟疾控中心提出的建議有分歧,包括無清楚區分兩種疫苗,其產生的抗體水平及有效期有不同,但港府的建議卻「炒埋一碟」,統一建議容易引起混淆;又指外國集中建議三類人士接種第二針加強劑(則第四針),但數據建基於復必泰疫苗,一般人士打三針後不建議再補打一針,而科興第三針數據亦有限,與本港建議亦有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