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馬艦殘骸報告完成後年半始公開 署方:接公眾查詢公開初步報告

撰文:黃雅盈
出版:更新:

土木工程拓展署早前將委託海洋考古學家所做的添馬艦考古殘骸的初步考古報告上載,但隨即被發現報告早於年半前已完成,令公眾質疑署方涉嫌隱瞞。土木署回覆《香港01》查詢指,本想等及待詳細水下考古工作完成後,將所有報告一併公佈,但鑑於最近公眾查詢,現決定首先將初步考古評估報告公佈。

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工程範圍內舊灣仔碼頭附近海床發現大型金屬物體。(政府新聞處)

土木署上月28日公開有關在添馬艦水底打撈到的古蹟的初步考古評估報告,初步評估報告顯示,金屬物體有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於維多利亞港沉沒的船隻底部的一部分,亦有可能是添馬艦的部分殘骸。

不過,報告隨即被發現署方在年半已完成,被不少人質疑署方涉嫌隱瞞,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批評政府的做法:「點解佢哋一年半前完成咗個報告,前日先公布呢?我覺得絕對係因為公布咗會阻住中環灣仔繞道同沙中線工程!」她促請署方盡快公開完整的考古報告,又認為古物古蹟辦事處亦有責任要跟進事件。

報告指其中一項最重要的考古發現,是打撈到圖中英國皇家海軍准將旗幟(Royal Navy Commodore's Pennant)的銅合金仿製品。(土木工程拓展署文件)

土木署回覆《香港01》查詢時表示,署方原意是待詳細水下考古工作完成後,將初步考古評估報告和詳細水下考古報告一併公佈,以提供全面研究結果。但鑑於最近公眾查詢,始決定先將初步考古評估報告公佈。

署方又稱,雖然有少量出水的物件顯示該金屬物體可能跟添馬艦殘骸有關,但物件仍有待進一步查證。又引述專家指,要找到一些獨特的證據如船鐘、名牌或其他獨有識別物,特別是船的龍骨結構,故此在下一階段詳細水下考古調查時,將該金屬物體的資料與懷疑有關係的船隻的設計藍圖比較,才可作出結論,土木署現正就聘請海洋考古專家進行招標工作。

路政署在2015年5月指,由於在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工程範圍內發現大型金屬物體,因此中環灣仔繞道及沙中線工程均可能受影響,政府其後於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指,中環灣仔繞道需在2018年底至2019年頭始能通車;而沙中線過海段亦由原訂的2020年延至2021年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