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累計逾7000人亡 無打疫苗外籍男入院5日心臟停頓不治
衞生署在今日(27日)疫情記者會公布,過去一日再呈報多151宗新冠肺炎死亡個案,連跌四日後首反彈,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累計死亡數字達7,039宗,包括4,193名男性和2,846女性,病死率達0.63%,創下新高。兩年來總共有7,252名患者不治。
醫院管理局交代五宗60歲或以下患者死亡個案,當中包括一名57歲男外籍人士,他沒有打疫苗紀錄,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21日到廣華醫院急症室求醫,後出現腹痛和四肢乏力症狀,但沒有任何上呼吸道感染病徵,檢測顯示對新冠病毒呈陽性,照X光後發現肺炎,兩日後轉送伊利沙伯醫院留醫,情況相對穩定,不用輸送氧氣;但及至26日突然心臟停頓,搶救無效,同日凌晨5時死亡。
累計8名染疫兒童不治 最細11個月大
在第五波疫情中,死亡個案的年齡屆乎11個月至112歲,中位數為86歲,包括8名兒科病人、273名18至59歲人士、6,755名60歲或以上人士,當中4,998名屬80歲或以上;60歲或以上死亡人數,佔整體死亡個案96%,長期病患者佔全部個案89%。
未完疫苗接種死亡率高19倍
根據法醫殮房呈報的數據顯示,昨日有89%的死亡個案未有或只接種了一劑疫苗;而沒打針或只打了一針的病死率佔整體的1.87%,比打了兩針或以上的病死率(0.1%)多出19倍。而未接種或只打了一劑疫苗的80歲或以上人士的病死率為11.83%,比起接種了兩劑或以上的3%病死率多出4倍。
▼3月21日 富山公眾殮房冷藏櫃情況▼
截至27日0時0分,過去24小時內有130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病人離世,分別是78名男性和52名女性, 年齡介乎57至108歲,當中有5個較年輕的死亡個案,分別是:
第一宗涉及一名59歲男性,沒有打針記錄,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因出現氣促及咳嗽,到東區那打素醫院急症室求診,發現有肺炎症狀。他入院後腎功能轉差,體內的鉀維持高水平,曾接受血液透析,並處方抗生素、類固醇、瑞德西韋等藥物,惟隨後入住深切治療部,要吸高濃度氧氣,但仍有氣促情況,最後3月26日凌晨去世。
第二宗涉及一名60歲女性,本身患高血壓和癌症,她於3月10日快速抗原測試結果陽性,出現氣促及咳嗽,照X光後發現有肺炎情況,入院後提供了抗生素、類固醇、瑞德西韋和輸了高濃度氧氣,隨後呼吸系統衰竭;在26日凌晨4時離世。
第三宗涉及57歲男外籍人士,沒有打針記錄,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21日到廣華醫院急症室求醫;他出現腹痛和四肢乏力症狀,沒有任何上呼吸道感染病徵,進行了快速抗原測試和核酸檢測均對新冠病毒呈陽性,照X光後發現肺炎;於23日轉送伊利沙伯醫院留醫,情況相對穩定,不用輸送氧氣;但及至26日突然心臟休克,搶救無效,同日凌晨5時死亡。
第四宗涉及60歲男子,沒有打針記錄,患有末期癌症;26日早上到了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難以進食,在家時已神智不清,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經搶救後證實不治,同日早上7時死亡。
第五宗涉一名57歲男,沒有打針記錄,過去一直住在院舍,25日去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求診,快速抗原測試結果陽性,出現氣促和血壓低症狀,有肺炎情況,26日9時10分去世。
▼3月27日 疫情過高峰後星期日市面人流增多▼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解釋57歲外籍男子,指死者到廣華醫院急症室時的症狀,不是明顯的上呼道感染既症狀(只有肚痛、全身無力),後轉送去伊利沙伯醫院,情況穩定,因此不肯定他心臟休克是否與感染新冠肺炎有關。 他呼籲,年長的人或小朋友,如出現氣促、持續高燒、抽筋、缺氧、面部嘴唇藍的情況,應定時測量體溫或血含氧量等和及早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