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醫護攜手戰疫情
第五波疫情來襲,處理感染確診個案已經超出公立醫院負荷。面對沉重的壓力,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中央政府派出一支內地援港醫療隊到港,與我們的醫護以協同運作的模式,一起治療和照顧新冠病人。一場及時雨的到來,不但讓病人獲得適切治療,更可紓緩我們醫護人手的壓力,有助提升社區治療設施接收病人的能力。
撰文︰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楊諦岡醫生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續,超過三百九十名的內地援港醫療隊的成員抵港,並積極熟習新冠治療中心 (亞博館) 的運作模式,與我們的前線同事一起治療新冠病人。
疫情前,我們一直與不同地方的醫護交流,有內地也有海外的,有講座式分享,也有學習式的短期交流,然而,在第五波的疫情下,我們有機會與內地醫護以協同運作的模式,一起合作治療和照顧新冠病人,這次算是內地與本港醫療界「最埋身」的一次交流。
獲派來港支援的內地醫護人員,有醫生、護士和專職醫療的人員,他們多來自廣東省,聽得懂粵語,也有一定的英語水平。與他們在不同場合接觸,更體會到他們態度專業,當中更不乏教授級人員,更重要的是當中有不少人曾參與內地抗疫工作。我相信,打仗的時候,經驗是致勝的關鍵,所以,這班「戰友」的寶貴經驗肯定對我們有用。
上周,我與內地援港醫療隊初步交流後,感覺到他們的確很「有心、有熱誠」。何以見得?由於現時在亞博館的病患多是病情相對嚴重,自理能力較差,當中大部分為長者,不少人不良於行、需要長期卧床或患有多種長期病患,所以支援團隊除了醫生、護士外,還有物理治療師,他們正好能協助部分長者做一些簡單的復康運動,盡量保持身體機能運作正常。知微見著,這裡可見內地專家是經過仔細的考量、審視現況才會作出如此的人手安排。
從報章上得知不少團隊成員為來港抗疫,紛紛放下自己的私務,有人暫別一對寶貝女兒,也有人推遲婚期,這舉動令我感動不已。同時,他們來港抗疫是受著閉環式的管理,工作地點亦非在醫院內,四小時內不喝不吃不上洗手間,在這樣的條件下仍願赴港幫我們一把,內地醫護秉持救急扶危的精神,足以讓我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話有更深的體會和感受。
今日,中央政府派出最優秀的醫護來港與我們攜手救治新冠病人,特區政府定出「減死亡、減重症、減感染」的防疫政策,但願在各方努力下,能盡快遏止這一波疫情,保障市民生命安全。
《香港01》「01醫務所」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園遊。杏林》。
「杏林」出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的故事,後世以「杏林」稱頌醫護,四位來自醫管局的杏林中人帶領看倌園遊杏林大觀園,透過文字細數杏林人、杏林事,分享箇中點滴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