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前瞻】政府經常收入升幅 專利 罰款 車稅居三甲

撰文:簡浩德
出版:更新:

政府一般帳目收入可劃分為10個範疇,內部稅收獨佔鰲頭毋庸置疑,多年來佔六成半以上,但以升幅計,則另落後其他範疇。記者發現與2006年比較,近年升幅最大的三個範疇,分別是「專利及特權稅」、「罰款、沒收及罰金」及「車輛稅」。雖然這三項相加,多年來佔不到收入5%,但已由2006年不到60億元,升至近年140多億元。

 

第一位: 專利及特權稅

2006-2007年收入7.7億元      2013-2014年收入44.3億元

「專利及特權稅」由2006年的7.7億元升至2013年44.3億元,升幅高達625.7%,其中橋樑及隧道收入分項變化較大,原因是在2003至04年度政府計劃收費橋樑和隧道收入證券化,在計劃實施之後,政府有關收入大減至2006年的1700多萬元。而到了2009年,政府完成在隧橋費收入證券化的財務責任,停止向香港五隧一橋有限公司轉撥收入。同時其他專利稅及特權稅亦因近年拍賣通訊頻譜及徵收使用費維持一定水平,兩者疊加效應下,造成巨大升幅。

第二位:罰款、沒收及罰金

2006-2007年收入9.5億元      2013-2014年收入16.9億元

「罰款、沒收及罰金」由2006年的9.5億元升至2013年的19.6億元,升幅逾94%,當中「沒收」一項最為波動,年收入由4000多萬元(2007年度)至16億元(2011年度)不等,財政預算案只交代有關沒收個案及出售充公貨物所得的收入,較預期為多或者少。

第三位:汽車首次登記稅

2006-2007年收入34.2億元      2013-2014年收入83.4億元

「車輛稅」由2006年的34.2億元升至2013年的83.4億元,車輛稅其實就是汽車首次登記稅,稅率為車價按《汽車(首次登記稅)條例》中所訂的百分比,收入受該年首次登記的車輛數目影響,根據運輸署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新登記的私家車數字由2006年的2.7萬多輛,升至2014年的4.6萬多輛,升幅近七成。

【儲備篇】預算案前瞻‧香港財政分析系列之九

立即進入《香港01》「我要做財爺」遊戲,審批你想要的方案!/budge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