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如何練成? 國際專家:勿催谷可後天培養 家長宜留意子女3E

撰文:何敬淘
出版:更新:

望子成龍,是家長的願望。不少家長都費盡心思,為仔女安排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希望子女「周身刀,張張利」。
不過,研究資優教育的資深學者Joseph Renzulli 和Sally Reis不認同這種做法,認為育才的「金科玉律」是讓孩子學得愉快,過多的活動和學習只會教孩子吃不消,最後事倍功半。
Joseph指,兒童有否有學習興趣,要留意3個E:Enjoyment(享受)、Engagement(投入)和Enthusiastic about learning(對學習充滿熱誠)。

Joseph Renzulli(左) 和Sally Reis(右)都是學界中對「資優教育」具影響力的學者,Joseph 對資優的定義和推動資優教育的模式在美國深受歡迎。(何敬淘攝)

資優三大條件

來自美國,在當地推動資優教育多年的教育心理學家Joseph 和 Sally 早前到港出席學術會議,《香港01》專訪二人,了解他們對「資優」和「教育」的看法。有些人以為「資優」的定義就是智商高,但Joseph 和 Sally 指出,「資優」應該具備三項條件:出眾的才能(Above Average Ability)、創造力(Creativity)和承擔力(Task commitment),而更重要的,是資優生是需要以及可以後天培養的。

跟小朋友興趣走  勿介意改變
Joseph 和 Sally 在逾千所美國學校推動資優教育,會先讓全體學生涉獵不同的活動,再由學生的興趣出發,找出學生的才能而參加個別增潤班,能力再卓越的就鼓勵參與校外的深造課程。

涉獵不同的興趣,不少本地家長一早進行,但不時都有個案是孩子學了一段日子,再沒有興趣,但家長為了級數和分數,以「毅力」之名要仔女學下去。 Sally坦言:「孩子的興趣有改變是正常不過的事。」

Joseph也表示,他們推動的資優教案一樣會遇到學生口味改變的情況,而他們會跟他們的興趣走,「因為最重要的,是3個E:Enjoyment(享受)、Engagement(投入)和Enthusiastic about learning(對學習充滿熱誠)。」唯有這樣,才可以將孩子的潛能發揮,學得更好。

Joseph 和Sally推動的資優教育雖然要學生學更多,但亦強調要讓學生有時間休息和嬉戲。(資料圖片/馬熙烈攝)

資優教育需要改課程
雖然Joseph 和 Sally 在幾萬里以外的美國推動資優教育,但遇到的問題,身在香港的你我都不會陌生:學生有一技之長,但家長擔心子女日後「搵唔到食」而反對,「家長要明白,壓抑學生的興趣或學生不能夠按興趣發展,學生只會學得額外沮喪。」

問到歷年以來的障礙,Joseph做出向頭開槍的手勢:「許多學校都是考試主導,因管理層的勢力而力追分數,未必有空間做額外的教學。」Sally指出要做資優教育,就需要修改課程並作出刪減,以換取時間和空間學習額外的知識:「有些較簡單的課程內容對資優生來言,真的沒有作用。」

資優非盲目追求

 如此,是否與本地有學校,有家長認為提早學、學得深就是育才之道同出一轍?Sally強調,資優教育不是盲目追求學得深,而是按著學生的興趣,提供指引,讓孩子一步一步攀上去,資優教育目標讓學生攀得更高,但不是一步登天。

Joseph 和Sally深信配合適當的指引,學生的潛能可以發揮得更好。(資料圖片/曾梓洋攝)

Joseph 和 Sally的資優教育方案,在美國成功培育了不同的人才,由科學到藝術界都有成功例子。他們的理念將透過賽馬會撥款、中大教育學院推行的「知優致優」計劃在本地中、小學試行,對於香港如何才能更成功地推動資優教育?Joseph沒有直接回答,但他認為政府是當中的關鍵:要創造合適的環境讓學生能按興趣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