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聯研究揭逾半合資格劏房戶無申綜援、職津 七成人處於貧窮線下
不少劏房戶生活水深火熱。不過,社聯一項研究發現,在合資格領取綜援及職津的受訪劏房戶中,有約一半人卻無申請,推算全港分別有逾兩萬戶劏房戶合資格而無申領綜援及職津,他們的家庭收入比有申領的家庭平均少了3,199元,最嚴重的甚至少逾1.4萬元。
社聯表示,不少住戶表示不知道相關制度,亦有人以為自己不合資格及不清楚資訊,更有部分表示沒有需要。他們形容情況嚴重,即現時有一半合資格人士都沒有受惠,「似乎符合唔到政府原本設計制度嘅目標。」
社聯在去年6月1日至12月21日期間,透過全港57間為劏房家庭提供服務的社會服務單位,以問卷調查形式訪問劏房住戶,共收回1,389份問卷。
社聯指,受訪住戶成員失業率高達18.6%,較全港同期失業率的4.5%高。另外,受訪住戶每月總收入只得12,500元,但全港中位數卻有26,500元。
逾半合資格劏房戶無申綜援或職津 收入差距最多逾1.4萬元
社聯表示,在受訪住戶中,分別有46.3%及58.6%人合資格領綜援及職津。然而,在合資格的住戶中,卻有50.6%及52.7%人並無申請上述兩項社會保障,當中不少人以為自己不合資格申請,分別有3成及2成人,更有24.6%人表示無聽過職津,甚至有人擔心社會標籤。
調查又指,只得24.2%受訪者聽過所有社會保障制度,更有7.7%人表示無聽過任何社會保障,包括綜援、職津、高齡津貼、傷殘津貼等,「見到相當多人有經濟壓力,但從未聽過有關制度。」
社聯總主任(政策研究及倡議)黃和平坦言情況嚴重,「估唔到有咁多。」黃認為,政府當初設計福利政策時,理應希望可幫助有需要人士,但現時有一半合資格人士都沒有受惠,「似乎符合唔到政府原本設計制度嘅目標。」
社聯估計,在合資格住戶下,相對申取綜援及職津,平均每個家庭的收入會減少3,199元,而最嚴重的個案甚至減少了14,329元。他們按全港劏房住戶推算,估計分別有20,065及26,450名劏房戶即使合資格亦無申請綜援及職津。社聯主任(政策研究及倡議)嚴祉琦指出,今次研究只集中訪問在過去一個月的入息低於全港住戶入息中位數75%的住戶,故相信已低估了實際情況。
無領綜援約7成人處於貧窮線下 近四成人曾借貸
調查亦指出,在最近半年,合資格而無領取綜援、職津的劏房戶中,分別有9成及8成人都表示一家有經濟壓力,更有分別73.4%及34.1%的人處於貧窮線之下,社聯形容:「呢班人雖然貧窮,但卻無領取保障。」而在沒有收入下,無領取綜援或職津人士的儲蓄,只可應付1個月及2個月生活。
在面對經濟困境,研究亦發現,不少合資格而無申領綜援或職津的劏房戶都需借錢應對。調查結果顯示,在過去一年,分別38.1%及26.8%人曾借貸,大部份人都因失業或開工不足,或要應付日常生活開支。嚴祉琦亦指,不少人要刻意壓低生活開支,例如要待至街市關門前才買「減價菜」,「有啲人年紀大、身體有問題,即使未必適合返工,都要出嚟做嘢。」
應增加社會福利資訊傳播渠道
黃和平指出,不少劏房戶缺乏社交網絡,且對社會保障制度認知甚少,故建議在劏房密集的社區提供支援服務,例如以上門形式提供資訊等。另外,政府亦應改善社會福利資訊的傳播渠道及透明度,例如發展辨識潛在受助人數據庫,向他們發放自動通知,又指有關設計在海外普遍。
黃又建議,政府增加過渡性房屋,並應在項目中加強社會服務元素。至於已實施的劏房租管制,他提議政府應同時設立起始租金,以避免業主在起租時刻意調高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