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分析|確診個案創新高 隱形傳播鏈難揪出 追蹤速度成關鍵

在過去一日,本港新增164宗個案,創本港爆發疫情兩年以來的單日新高,第五波疫情已頻失控邊緣,連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表明,社群大爆發是相當可能出現。
衛生防護中心亦提到,截至周四(27日),第五波疫情發生至今累計30宗個案未能找到感染源頭,總監徐樂堅亦坦言,部份個案在追查行蹤、辦公地方、食肆等,亦未能連結其他個案,「真係揾唔到源頭。」
值得注意是,疫情似未能受控,因為30宗未找到源頭的個案中,有12宗是周四(27日)才確診新增,換言之社群隱形傳播鏈似有擴散趨勢,切斷傳播仍在「追落後」。
1月27日,圍封觀塘安順大廈


第五波疫情自從在葵涌邨逸葵樓大爆發後,確診數字急升,但屋邨經過圍封及連日禁足行動後,新増確診數確有回落趨勢,衛生防護中心亦認同屋邨人的疫情有緩和。不過,本港卻同時受到omicron及delta兩種變異病毒夾擊,除了寵物店疑因倉鼠引爆傳播,亦令豪苑一名飼養倉鼠的男子染疫,更因傳染其同事及母親,將傳播鏈再擴散出去,後者更相信是引爆彩雲邨長波樓大規模感染的源頭,因其保安工作需要巡樓,令疫情擴散得更快。
1月27日,彩雲邨長波樓部份住戶撤離
而政府在應對疫情上亦處於下風,只能繼續採取圍封檢測、強制檢測公告以及一系列社交距離措施應對,從根本上仍是「追落後」,即使找到個案,但患者可能已在社群遊走一段時間,極可能令病毒已擴敵。儘管如此,特首林鄭月娥仍決定延長晚市禁堂食等措施,並表明會將疫苗通行證推行到底,甚至預告會涵蓋「所有室內嘅地方。」
不過,一宗個案卻不容社會忽視,因為房屋署一名於彩雲(一)邨辦事處工作的合約服務主任染疫,由於她曾參與逸葵樓封區檢測行動,亦於爆疫的彩雲邨工作,暫未知其感染源頭,所幸是逸葵樓涉omicron、彩雲邨涉delta,相信經過基因排序後可知道最大可能的源頭何在。惟倘若是因參與封區行動而染疫,反證參與行動的政府人員或一直在暴露風險當中。
▼1.27 葵涌邨居民續按規定做檢測▼
因應種種情況,港府在阻截病毒傳播方面仍是「追落後」,倘若解封後的葵涌邨再有個案出現,社群爆發的風險會更高,在追求動態清零的目標下,要令內地政府安心通關、放寛社交距離措施,似乎仍有一段頗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