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問何時告別劏房 陳帆︰10年後供應滿足後 公屋輪候情況可紓緩

撰文:林穎嫺 王潔恩
出版:更新: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日下午就《長遠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進度報告》舉行記者會。陳帆表示,新一份《長策》周年進度報告推算,在2022/23至2031/32年度,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萬伙,與去年相若。當局將繼續沿用公私營房屋供應的70:30比例,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30.1萬伙,而私營房屋供應目標則為12.9萬伙。
陳帆被問到會否在長策加入「告別劏房」的目標,他表示,長策估算未來10年的公私營需求時,包括計算新家庭增加,受重建影響戶,居於不適切居所人士,以及外來人口等作評估。他強調土地供應可滿足43萬個單位的需求,當10年後的房屋供應滿足後,公屋輪候情況相信可得到紓緩。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發表《施政報告》時指出,預告長策再達標。她表示,在未來十年(2022/23至2031/32年度),政府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興建約33萬伙公營房屋單位,比去年公布的數字略高,足以滿足該十年期預計的30.1萬伙公營房屋單位需求。

陳帆表示,新一份《長策》周年進度報告推算,在2022/23至2031/32年度,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萬伙。(林穎嫺攝)

已覓地興建33萬伙公營房屋

陳帆表示,新一份《長策》周年進度報告推算,在2022/23至2031/32年度,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萬伙,與去年相若。當局將繼續沿用公私營房屋供應的70:30比例,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30.1萬伙,而私營房屋供應目標則為12.9萬伙。

在30.1萬伙的公營房屋供應目標中,21萬伙是公屋或綠置居單位;9.1萬伙是其他資助出售單位,數字同樣與去年無異。不過首五年只能供應當中三分一的公營單位,其餘大部份單位則在後五年期推出。陳帆解釋,政府對土地供應做得相當多,覓地已做相當多功夫,會加快壓縮「造地」時間,希望盡早提供公營房屋予市民。

最新《長遠房屋策略》相關報道︰

政府公布最新長策目標未來10年供應維持43萬伙 連續兩年達標

全港逾12.7萬戶居不適切居所 較去年增4% 9.2萬戶蝸居劏房

北部都會區未來10年有四成房屋可入伙

陳帆續指,中長期可提供40萬至50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北部都會區發展可供應16.5萬至逾18萬個單位供應,都會區屬初步規劃,有相當多基建、前期規劃要處理。發展局副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丘卓恒表示,目前估算是按現行基礎而訂,未來會繼續精簡程序,希望能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包括多項工程計劃,部份新發展區項目已啟動,將來會逐漸見到區內房屋供應逐步到位。未來10年,北部都會區有四成房屋已可入伙。

陳又指,房委會將繼續推出重建項目,包括重建4座工廠大廈,並因應《施政報告》建議,重建馬頭圍邨及西環邨,連同周邊土地,在市區珍貴土地興建公營房屋。至於大坑西邨重建方面,市建局已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地積比,將可提供更多單位。

陳帆強調,當局一直以多途徑回應市民置業訴求,除居屋外,亦有向綠表人士出售綠置居,亦有增加白居二配額。房委會亦將逾800個回收租置單位,出售予綠表人士。

陳帆續說,當局亦正推展3個首置項目,涉及逾3000單位。至於過渡屋方面,未來3年會提供逾1.5萬個單位。

+3

未來10年有12.9萬伙私樓供應

至於私營房屋方面,陳帆稱政府未來10年準備好約170公頃土地,並透過賣地、鐵路物業招標,為市場提供興建10萬伙單位的用地。陳帆指,由於該供應未計及市建局項目及其他私人土地發展項目,故政府有信心覓得足夠土地,在未來10年期滿足12.9萬伙供應目標。

對於發展商新世界早前成立的非牟利房社企擬推資助房屋,陳帆說,希望稍後與相關團體保持接觸,據他了解,相關項目會依公營的居屋模式發展,亦歡迎有關發展,惟政府與機構商討期間不會向外公布詳情。至於早前有研究指,市民轉售資助房屋獲利甚豐,有團體要求增轉售限制遏炒風,陳帆指,會繼續按機制處理。

「新世界建好生活」諮詢委員劉勵超。(孔繁栩攝)

對於樓價早前一度破頂,陳帆說,若市民置業買私樓「要量力而為」,因當下經濟不穩定。當局透過賣地,以及由市建局、港鐵招標,提供私樓用地供應。

何時告別劏房? 陳帆︰最根本解決方法是造地及覓地建屋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曾提到香港房屋問題,指未來不會再有籠屋、劏房,年輕人可以告別「住房難」的問題。陳帆被問到會否在長策加入「告別劏房」的目標,他表示,長策估算未來10年的公私營需求,包括新家庭增加,受重建影響戶,居於不適切居所人士,以及外來人口等作評估。他強調供應可滿足43萬個單位的需求,10年後的房屋供應滿足後,公屋輪候情況相信可得到紓緩。

記者再追問,長策報告顯示全港逾12.7萬戶居於不適切居所,數字創下林鄭政府任內新高,如何可解決有關情況。陳帆說,最根本解決方法是造地及覓地建屋,只能在沒有方法中找方法,安排有關住戶暫住於較適切居所,換取時間覓得更多土地。陳帆續說,如果土地供應充裕,希望能滿足市民「住大啲,住好啲」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