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斐森辭職】轉投更民主的愛大校委會 盼港生對改革有耐性
已辭職的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出席他任內最後一次的港大新春團拜活動,他離任的決定繼續成為焦點。馬斐森與記者傾談時表示,現任校委會主席李國章與上任主席梁智鴻風格不同,梁致力尋求共識,所以會議時間較長,而李國章做事方式較為決斷。
《香港01》翻查馬斐森已落實轉投的愛丁堡大學的管理架構,發現和港大相似,一樣設有「校委會」(University Court),不過「校委會」主席(Rector)是每3年經由全體師生共同選出,與李國章經由行政長官直接委任截然不同,而愛大「校委會」的一半成員都經民選過程產生。
馬斐森在團拜活動中被問到如何比較港大與愛丁堡大學的管治架構,他指兩所大學的架構相似,由校長作日常管理外,還設有「校委會」管理大學。不過被問到他轉投愛丁堡,是否偏好民選產生「校委會」主席的制度,馬斐森只再重申兩所大學的管治架構相似,未有正面回應。
愛大「校委會」組成更民主
愛丁堡大學「校委會」的主席的職能與港大校委會主席相似,兩者都同樣負責主持會議,可以決定會議議程,可作重要決定。不過,該校的「校委會」主席由師生民選選出,現任「校委會」主席Steve Morrison 在2015年的投票中獲得相等於逾6成的總票數,相反李國章只經由行政長官直接委任,上任前師生的「投票」結果都大比數反對李國章擔任校委會主席。
而愛大「校委會」的一半成員都經民選過程產生,連唯一的政治委任都是由經民選產生的市議會提名。回看去年港大校委會會議爆發圍堵風波,正正是因為港大學生會反對由特首委任校委會主席的做法,要求校委會成立小組,修改大學條例。
料大學管治再掀熱議 望學生保持耐性
對於學生要求改革港大管治架構,馬斐森認同管治架構需要定期檢視,亦預期在稍後時間,除港大外,各大專院校的管治架構都會掀起一番討論,他認同學生要參與討論,但認為應該對改革保持耐性。馬斐森又提到港大對管治架構的檢討報告會經由校委會討論後,再決定是否公開。
被問到日後轉投愛丁堡大學,會否預期共事的「校委會」主席較易相處,工作較為輕鬆,馬斐森笑指自己未開始新工作,所以未清楚知道新環境,而各地都有不同爭議,不過相信在港大這些年的經驗為他裝備好面對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