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小蠔灣車廠首3期申建56幢住宅涉1.5萬伙 公營房屋佔4280單位
去年《施政報告》提到,已就港鐵小蠔灣車廠用地上蓋發展制訂了分區計劃大綱圖,預料可在中長期提供約2萬個單位。港鐵近日終於就有關規劃向城規會提交申請,計劃將會分四期發展,第一至三期會首先動工,涉及56幢住宅大樓,合共能提供1.5萬伙,4,280伙屬公營住宅單位,最後一期則全部撥作公營房屋發展,涉及6,200個單位。
根據設計大綱,分別有20多幢向海和背靠北大嶼山公路,預料鄰近第4期的7幢發展密度較高的住宅屬公營房屋,鄰近公路,相信會比較嘈吵,但最高有45層,有機會能遠眺海景。
港鐵提交城規會的文件顯示,小蠔灣車廠上蓋將會發展56幢私人住宅和及資助房屋樓宇,提供約1.5萬個單位,當中4,280伙屬公營住宅單位,住用總樓面面積合共約104萬平方米。
項目將會採用台階式設計,提供公共交通、社區等設施,包括新設鐵路站的車站大堂、公共交通交匯處、住宅發展附屬的泊車和康樂設施、總樓面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購物商場、2間小學、1間中學、4間幼稚園及社會福利設施。港鐵申請將非住用總樓面面積限制放寬4,500 平方米,讓4間幼稚園日後能作商業營運。
文件又首次披露規劃設計細節,56幢住宅單位包圍整個平台,當中接近一半向海,預料會有海景,另有廿多幢背靠北大嶼山公路。文件未有指明公營房屋所在的位置,惟平台將會以階梯式發展,面向公路、鄰近政府維修廠的樓宇高度訂於主水平基準以上154至168米,最高有45層,發展密度較高,而且該區鄰近將作公營房屋發展的第四期,相信該7幢樓或會是公營房屋目標。雖然單位遠離海邊,但由於較臨海的住宅高,高層住戶仍有機會可遠眺海景。
文件又顯示,新發展將沿平台北面提供園景海濱步道、設有中央公園,能連接購物商場和各項公共交通設施,擬議的單車徑及架空天橋,亦會連接日後東涌新市鎮擴展的東涌東之海濱長廊,連繫整個東涌社區。
同樣是上一份《施政報告》提及的大坑西邨重建亦再有進展,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及市建局近日向城規會提交重建文件,冀能放寬地積比率至8.24倍,現時的8幢樓宇清拆後,亦會重新興建8幢住宅,分為兩個不同地盤。
靠近窩仔街的地盤佔兩幢,分別樓高28和36層,將重批予平民屋宇重置現有住戶,提供約1,300伙;在另一個地盤興建的另外6幢,則會批予市建局作首置盤住宅單位,介乎33至40層樓高,共有約2,000個單位,兩個地盤合共能提供3,347個住宅單位。
重建方案的設計細節亦曝光,作為市建局首建盤的第3座及第8座有會所、商舖及停車場等設施。而整個計劃內亦包含社會福利設施和公眾休憩用地等,重建完成後,商舖會在開放時間內,提供無障礙通道,連接大坑西街和偉智街/石硤尾港鐵站。
另外,養和醫院亦就其位於筲箕灣阿公岩村道的東區醫療中心「李樹芳樓」,申請改用作醫院用途,增加最多於160個病位和其他醫療配套設施。養和表示,將會以天橋連接在同一條街、將於明年落成的「曹延棨院」,兩幢大樓合組後,將能提升東區醫療中心的服務質素、讓養和能發展最先進的專科癌症治理服務,以及令養和醫院有能力為港島東區加強其基層醫療和24小時門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