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針|建議打科興者可溝打復必泰 劉宇隆籲快落實:勿拖到12月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聯合科學委員會昨舉行聯席會議,委員會建議三類人士須補打第三針,免疫力弱者優先,其次是逾60歲、醫護人員或長期病患等高風險人士。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今(28日)於港台《千禧年代》表示,委員會建議已打兩針科興者可以選擇「溝針」,轉打復必泰,因各研究數據均顯示其抗體水平較高,但市民可因應自身考慮抉擇,接種三針科興亦同可預防重症。
他期望港府盡快落實第三針注射安排,宜快不宜慢,切勿拖延至年底後始開打。

劉宇隆指,委員會建議已打兩針科興者,補打第三針時可另選復必泰,即進行「溝針」,因外國及本地研究均顯示,其抗體產生較高,不過市民亦可因應個人情況選擇,倘前往高風險地區的市民,可以選打復必泰;若本港持續清零,另擔心復必泰副作用者,則可考慮繼續注射科興。他又提到,接種三針科興,對預防重症的效能「亦唔差」,與復必泰亦不相伯仲。

他又指,隨著時間推進,打針建議及政策會隨經驗積累有所改變,「依家係不斷優化,合資格人群應該打三針,打兩針未必完成使命」,劉又認為,香港討論第三針進度不算慢,「我地已經不算落後」,期望港府盡快落實安排,宜快不宜慢,「最好一至兩星期後可以開始,千祈唔好拖到去十二月、一月」,且已接種科興的合資格人士,均應按先後次序打第三針,「當然唔係一下子開打。」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 (資料圖片)

第三針接種時間方面,委員會建議免疫力弱者,須與第二針相隔至少4星期,相關患者包括需接受化療或電療的活躍癌症病人、接受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需要洗腎者、愛滋病患者,以及服用抑制免疫系統藥物的風濕病患者。

至於已接種兩針科興的市民,尤其是有較高感染風險人士,包括60歲或以上長者、醫護人員,參與抗疫工作、提供跨境運輸或在管制站和港口工作的人員,以及長期病患者,則建議相隔至少6個月始接種第三針。對於兩類人士何以有注射的時間差距,劉宇隆解釋,長者等身體狀況未如洗腎者般弱,「第一針係誘發抗體,等抗體跌到咁上下,再打第二針提升」。至於第三類,則屬上述較高風險群組中已接種兩針復必泰相關人士。

委員會上月建議,考慮心肌炎因素後,接種復必泰的青少年只須打一針,據數據顯示,有約6萬名青少年已打一針,由於需前往高風險地區,當中有10%已打第二針。劉宇隆指,委員會尚未有議程討論青少年「溝針」安排,但他個人正構思相關研究的可行性,他提到,科興至今未見數據顯示誘發心肌炎,或考慮安排已接種復必泰的青少年,以皮內注射方式接種第二針科興。

至於復必泰降低接種年齡門檻方面,他指委員會昨日未及討論,「傾第三針已經講咗五粒鐘。」

▼10月21日,「全港社區抗疫連線」一連兩日舉行地區接種活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