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倡每人派10萬以終身學習 促港府按產業發展改革教育
團結香港基金今日(15日)發布新一份教育及青年政策研究報告,指香港持續學習參與率多年來停留20%,大幅落後於新加坡的49%,而香港持續進修只佔整體教育開支約0.5%,比例少於英、德、新加坡等地平均4.9%。
報告建議政府統籌官商學三方,就產業發展與人才需求訂立藍圖,設專責部門檢視現有教育制度及提供終身學習機構的定位,鼓勵港人終身學習,提升競爭力;同時向18歲至65歲市民提供10萬元終身技能發展補助金,修讀與專業發展相關課程。
報告另建議中港兩地加快設立大灣區資歷架構互認機制,增加跨境培訓及就業機會。
團結香港基金新一份教育及青年政策研究報告《跨界人才政策、產學資歷互通》,建議政府考慮大灣區等毗鄰地區經濟環境,預視技能需求;可提供財政誘因,鼓勵業界參與課程設計、營辦及審批過程,由院校提供相應課程、職場學習經驗。同時改革資歷認可制度,考慮將微證書、企業內部培訓與院校學分、微學士、微碩士等學術資歷掛勾,將資歷認證、就業能力及學術要求結合。
黃玉山:年輕人不能一勞永逸因學界與職場存在錯配
香港研資局主席、都會大學榮休校長黃玉山形容,年輕人畢業後不能「一勞永逸」,學界與職場存在錯配問題,香港持續教育工作不足,難保持競爭力追上發展,「廿幾歲畢業,做到六十幾歲」;且香港社會輕視技術教育,有需要檢視改進,包括改善優秀技術人員薪酬。
10萬終身學習補助非「全民派錢」 港府有能力承擔
團結香港基金建議港府向每名成年港人提供10萬元作持續學習之用。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郭凱傑解釋,10萬元是參考海外持續進修佔整體教育比例來計算,而參考香港推行持續進修基金經驗,少於一成港人會申領,加上政府會規限課程及名額,並非短期內作龐大支出或「全民派錢」,相信港府有能力承擔。香港工時長問題普遍,他建議港府考慮為有需要僱員提供因持續進修引起缺勤的薪金補貼。
港府近年大力鼓勵港人到大灣區發展。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副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陳仲尼說,評審局正著手探討大灣區資歷互認,但粵港澳三地行政架構及文化有別、一時間難達共識,相信需要國家層面大力支持才有望推進。他認為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有必要吸納世界各地及內地人材,倡粵港澳由個別行業試行,逐步接軌;至於本地則由資歷架構入手開始,如向需要持續進修、儲時數或分數續牌的專業人士入手,促進課程與職場互認互通,長遠減低「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工做」的情況。
香港職業訓練局執行幹事尤曾家麗直言,難改港人家長期望子女升大學的風氣,但近來愈來愈多年輕人有意到在內地發展,相信三地資歷互認亦有利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