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中港未通關 港爸請假帶兒子回港適應:跨境生上年無返過學
新學年首天,全港大多數中小學生恢復半天面授課,但中港兩地仍未通關,跨境生難如常回港上課。大埔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約有一百名跨境生,當中八成是小五至小六生,校長陳淑兒說,當中有數名跨境生希望上面授課而回港開學。
在該校就讀的小六「雙非」跨境生為預備升中呈分試,趕在昨日與媽媽(8月31日)回港租住劏房、準備今天開學;亦有內地工作的港爸,考慮小二的兒子,升小學後從未上學,故請假陪兒子回港開學。
港人葉先生說,兒子「成個小一都無返過學校」,考慮「網課始終差啲啲」,為兒子學業及群體生活考慮,新學年特別請假帶兒子回港適應。只能留港約一個月的葉生說,兒子將由嫲嫲照顧,萬一農曆新年仍未通關,太太及幼女將回港居住,「至少有媽咪陪住」。
大埔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6A班原有24名學生,當中六成半為跨境生,今日僅11名學生回校上課,當中兩人屬跨境生。同班同學黃同學形容,對跨境同學能回校上實體課感驚喜及開心,「多啲同學返嚟熱鬧啲」。
賴盈是趕回港開學的跨境「雙非」學生之一。她說,一家人在內地居住,從幼稚園開始已坐跨境校巴往來兩地上學,但因疫情已超過一年未有返港,直至昨日(8月31日)才透過「回港易」返港,準備今日到校上課。
小六跨境生為升中返港開學租劏房暫住
賴盈表示,由於父母均非香港居民,來港手續繁複,須檢疫隔離,一度考慮轉到內地學校繼續升學,但因兩地課程存在差距,加上升中再即,幾經考慮後,媽媽才決定陪她來港上學,為呈分試做準備。她與媽媽現於面積約100平方呎的劏房暫住,一家人須分隔兩地,「以前無嚟過香港住,一直住深圳,但𠵱家通唔到關,唔可以坐大巴返學。」
因其母仍在檢疫,須由她負責外出選購食材及日用品。良久沒回港,她說一切仍在適應,亦想念家人及寵物,「係有啲掛住屋企人,我有養雀仔,都掛住佢」,但對回港上學感開心及興奮,打算相約同學周末一起郊遊,「都掛住老師、同學,呢度上學唔易走神。網課同實體課分別係網課眼睛攰,雖然返嚟日日戴口罩,掛住耳仔唔舒服,但值得嘅,見到同學、學更多嘢。真係好唔容易先見面,周末會想一齊傾計、出去行山。」
自行返港復課盼盡快通關
現就讀6年級的楊昕,8月19日由家人送至關口,自行回港,暫住親友家中。她說,因疫情已近兩年時間未有回校,在內地上午參與網課、下午則上補習班,頗為辛苦,對可回港開學心情激動,形容學校比以往美觀,「有啲激動,兩年未返嚟,好耐無見同學,學校都有啲唔同,5樓、2樓都有壁畫。」但她坦言,希望盡快通關,「通唔到關就好耐都見唔到佢哋(家人), 都會傷心。
除了雙非學生,亦有在內地居住及工作的港人帶子女回港開學。家長葉先生說,因工作需要,一家人長居內地,就讀小二的兒子,多年來均跨境上學,只間中在港住在祖母家,直至疫情爆發,兒子只能在內地上網課。
「廿幾個學生,同班只有兩至三個跨境生,始終老師面向學生教授,對跨境生係差咗少少。我唔怪佢,但係事實,亦係帶佢返嚟嘅小因素。一年級大家覺得冇所謂,但萬一二年級今年成年咁點搞,唔得㗎嘛!跟唔上!」
內地工作港爸請假帶兒子回港上學
葉先生說,原以為疫情最多只維持半年,但由於影響持續,為免影響兒子學習,決定請假帶他回港上學,但最多留至9月中,「我國內上班多,舊年一年級四月開學,本身諗住淨返幾個月就上網課,但二年級考慮細路仔有群體活動好啲,所以帶返返嚟。過多一兩個禮拜就要分開,佢留喺嫲嫲到。」
葉生直言不捨兒子,但「疫情病毒控制唔到,只希望快啲(通關)。」他說,萬一中港兩地在農曆新年仍未通關,將安排太太及幼女來港居住,「無可能見兩日,我返上去隔離14日,工作上唔容許……𠵱家細嘅係內地返學,太細無辦法帶埋落嚟,如果真係新年都未得,就要安排太太嚟住,起碼媽咪陪住。」
大埔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有約一百名跨境生,當中八成是小五及小六生。校長陳淑兒說,即使學校早前已斥資100萬元更新課室設備,如電子白板、錄影設備等,盡量確保網課順暢,但有跨境學生反映直播實體課時,老師走動會影響收音,部份學生亦因家中接收不良「斷線」,故本學期除直播課堂,另安排每周數堂下午網課,作重溫中英數課程重點、解答跨境生提問之用。而小六級英文課更會按能力分組,希望為升中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