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多用電子產品 學童近視率升1.5倍 中大警告或現爆發式增長

撰文:朱海棋
出版:更新:

莘莘學子開學在即,疫情下,不少學童近年半多上網課,中文大學醫學院調查就發現,疫下學童近視發病比率急升至30%,較疫前急增1.5倍,估計與他們因疫情少外出、多用電子產品有關。有學童4個月內近視加深200度,中大團隊警告會出現「近視爆發式增長」,建議學童每日有兩小時戶外活動,每閱讀半小時休息30秒望遠景。

中大醫學院眼科團隊發現,疫情下學童患近視比率升1.5倍。(羅君豪攝)

8個月內近視發病率達19.4% 有學童4個月加深200度

受疫情影響,香港多次停課或暫停面授課堂,學童改以網上授課。中大醫學院眼科團隊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即新冠肺炎爆發,學校停課和社交活動受限制的期間,招募了709名6至8歲兒童參與研究並隨訪8個月(新冠疫情組),576人原本無近視,當中112人都患上近視,8個月內的發病率為19.4%,推算一年則有29.68%學童患近視。

Nicole(左)7個月內近視急增125度。(羅君豪攝)

對照組則為1,084名同年紀的兒童,他們在2020年1月前已完成三年隨訪,886人本來無近視,隨訪期間有324人患近視,即平均每年病發率為11.63%。新冠疫情組較對照組發病率升1.5倍。新冠疫情組每年加深80度、每年眼軸長度增加0.45mm;對照組每年加深41度、每年眼軸長度增加0.28mm。

生活習慣方面,新冠疫情組平均每日只有24分鐘戶外活動時間、平均7小時在室內用電子屏幕;對照組則有75分鐘在戶外、2.5小時用電子屏幕。

任卓昇建議,學童增加戶外活動,每閱讀30分鐘就要休息30秒望遠景。(羅君豪攝)

使用電子產品令眼睫狀肌長期拉緊 加深近視

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任卓昇稱,近視其中一個成因為眼球拉長,而光線可以刺激體內荷爾蒙多巴胺,多巴胺能降低眼球拉長30%風險,減低患近視機會;越使用電子產品代表越多時間近距離看事物,令眼睫狀肌長期拉緊加深近視。他強調8歲前是預防眼疾黃金期,可以改變學童一生。

中大醫學院眼科團隊發現,疫情下學童患近視比率升1.5倍。(羅君豪攝)

8歲女生日用電子產品4小時 滴阿托品眼藥水後惡化減慢

8歲即將升小學三年級的梁庭嘉(Nicole),2020年1月左右眼均是近視400度,同年8月已升至525度。她指閱讀書本時過於入神,會連續看1至1.5小時,疫情前每日只有半小時用電子產品,疫情下就超過4小時,戶外運動亦減少。她長期近距離閱讀時,感雙眼疲倦。

去年8月開始,經醫學建議下她每晚滴低濃度0.05%的阿托品眼藥水,今年4月檢查發現雙眼近視無惡化,右眼500度、左眼475度;本月檢查右眼525度、左眼475度。

專家建議,每閱讀30分鐘就要休息30秒望遠景。(朱海棋攝)

有學童8個月近視加深150度 全因機不離手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護士長吳佩霞提到,另有8歲女童起初只有100多度近視,8個月內急升150度,原因是「機不離手」。

建議每周戶外活動至少14小時

任卓昇提到,阿托品眼藥水可鬆弛睫狀肌肉,亦加厚脈絡膜改善近視,但對光線、藥物敏感者則不適用。團隊警告疫情下學童或出現「近視爆發式增長」(myopia boom),建議學童每日增加兩小時戶外活動、每周約有14小時;培養良好閱讀習慣,每閱讀30分鐘便休息30秒望遠方、閱讀時保持30至50厘米距離、避免在黑暗環境閱讀及工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英國眼科雜誌》。

中大醫學院眼科團隊發現,疫情下學童患近視比率升1.5倍。(羅君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