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路邊設水機 水霧降溫糸統 助市民「行得爽」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到底怎樣才算「行得爽」?香港市區人多車多,市民走在路上不時要忍路邊空氣污染、人逼人之苦,難以舒適步行。施政報告特別提到將鼓勵「以步代車」,列明要推動「行人友善」措施,讓市民「行得爽」、「行得妥」,建議在兩個地區作試點,但未試點選址未有定案。
運輸及房屋局透過網頁宣傳,建議在試點路旁設置「水霧降溫系統」及飲水機,改善步行環境。

香港道路空間有限,政府建議推出改善行人空間措施。(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今年施政報告提到,政府將積極推動「以步當車」,又會整合過往行人友善設施,推出「香港好‧易行」計劃,向四大方向改善步行環境,並將選取兩個地區作試點研究及試行創新及舒適的步行環境。

日本大阪天守閣亦設有類似水霧降溫系統。(網上圖片)

改善步行環境四大改善方向:

提供清晰方便的資訊,讓市民可「行得醒」;
完善步行網絡令市民「行得通」;
締造舒適寫意的步行環境讓市民「行得爽」;
提供安全高質的步行環境以確保「行得妥」。

另外,政府有意加強大型行人網絡資訊,設計清晰易用的行人地圖及指示標誌,視乎資源美化若干行人天橋及道路。運房局亦特別提到會研究完善金鐘和灣仔行人網絡,以及將西營盤中山紀念公園連接至中環區行人天橋。研究方向亦包括放寬《運輸策劃及設計手冊》中有關在公共行人通道加設上蓋的要求。當局亦會與持份者如港鐵合作,共同推動「香港好‧易行」。

至於最「創新」建議,莫過於在個別地區試行「舒適步行措施」,例如在行人路旁設置水霧降溫系統和飲水機。到底種種策略是否可改善路面「可行度」?

政府建議在個別區域推出「創新舒適」步行措施,例如水霧降溫系統。(運房局網頁截圖)
司馬文建議可減少進入旺區車輛數目,讓步行人士享用更多路面空間。(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創建香港行政總裁、熟悉空間規劃的司馬文(Paul Zimmerman)表示,提高城市可行度(walkability)「原則上爭議不大」,但認為政府的初步建議「相當守舊」(old-fashioned),「例如建更多天橋可做到人車分隔,但就會令街道發展失去活力」,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他又提到香港市區道路普遍空間有限,如何開闢新空間是一大考驗,他建議可參考外國「泊車與步行」(park and walk)的做法,減少車輛駛入旺區,騰出空間讓行人步行,「但首先要確保能提供泊位,否則單靠禁止車輛進入亦不是辦法」。

政府近年亦有在不同區域推動行人友善措施,例如2012年已透過「起動九龍東」,在觀塘區馬路加設交通燈、擴闊行人路,改善區內路面情況。而運房局副局長邱誠武去年亦在其個人Facebook上載自己「行路搭港鐵」的片段,由金鐘乘搭港鐵前往灣仔,期間更行走多條行人天橋,顯示自己「貼地」一面。

運房局發言人回覆指,當局將選取兩個試點研究及試行創新及舒適的步行環境,考慮因素包括有關地區的人流、交通的情況、主要目的地是否密集和在步行距離內等,例子如中環和尖沙咀等,目前未有定案,會在「提升香港易行度顧問研究」中詳細考慮後再作決定。港鐵則回應指,會在收到計劃詳情後,研究如何配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