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縮檢疫返港外傭確診摑食衞局一巴 專家轟港府政策過時恐致災難
一名38歲、住赤柱豪宅外傭初步確診,她4月時在香港完成接種復必泰疫苗,6月前往美國,8月1日返港,由於血清有抗體,獲准在酒店檢疫大減三分二至僅7天便可回家,結果前天(12日)所交樣本驗出陽性,並帶有L452R變種病毒。
這是食物及衞生局推出「疫苗氣泡」入境檢疫制度後,首宗已打針人士獲縮短檢疫期,但又感染新冠肺炎,並將病毒帶入社區的個案,再有「氣泡」爆破。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稱,個案反映即使已完成接種及驗出抗體,7天檢疫期也未必足夠,來自中風險地區的人士或應檢疫14天。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就炮轟政府政策過時,未有因應變種病毒肆虐而有更新,仍然容許已打針者減檢疫期,「必然會造成災難,係不負責任」,建議政府即時收緊政策,即使已完成接種疫苗,也應最少隔離14天。
▼8.9前ABCD風險區登機、檢疫及檢測安排▼
必然會造成災難……香港始終會因為錯誤政策而淪陷。
許樹昌:應檢疫14天 美國需改為高風險地區
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變種病毒已扭轉疫情形勢,這宗個案反映即使已完成接種及驗出抗體,7天檢疫期也未必足夠,來自中風險地區的人士或應檢疫14天,而且美國疫情嚴重,應歸類為高風險地區,而非中風險。
梁子超就稱,港府推出疫苗氣泡時,Delta變種病毒未肆虐,但現時Delta蔓延全球,疫苗氣泡的政策已經過時,對本港社區造成大風險,「必然會造成災難……香港始終會因為錯誤政策而淪陷。」
他指出,內地爆發Delta變種病毒,已有個案顯示潛伏期可以多於14天;本港亦有多宗輸入個案驗出疫苗抗體;以色列即使已達群體免疫,但確診個案仍有每天數千宗,甚至接近疫情高峰期,種種數據都反映政策有不當之處,但政府仍然視若無睹,是不負責任。
梁子超:如果有一宗個案,都很易造成第五波
梁子超認為,現時於機場、乘坐航班時感染的風險也很高,因此部分入境者於抵埗時檢測屬陰性,而潛伏期亦可能會超出7天檢疫期,故檢疫期僅有7天是不足夠。他建議政府即時收緊政策,最少也應檢疫14天才安全。
對於這宗個案,梁子超稱她進入社區時間不算太長,但活動範圍廣泛,希望未造成大型傳播,而政府需及早攔截傳播,每天檢測其密切接觸者,若發現呈陽性,便應繼續追蹤下一代接觸者。他又指出,現時香港有展覽等的大型社區活動,如果有一宗個案,都很易造成第五波,必須大量檢測,如有新個案出現,便應考慮收緊防疫政策,「一個星期已經可以傳三代。」
患者居赤柱村道獨立屋 6日間蹤跡遍港島多處
這名初步確診的38歲女子是一名外傭,居於赤柱村道一獨立屋。她於6月18日離開香港前往美國,並於8月1日乘搭航班CX883返港,她於7月29日的出發前檢測結果呈陰性。她抵港時在香港國際機場臨時樣本採集中心抽取樣本檢測,結果呈陰性。
她於4月7日及28日於香港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抵港時持有3個月內獲香港政府認可化驗所發出的血清抗體測試陽性結果。她沒有病徵,於檢疫酒店完成7天隔離,第12天(8月12日)的樣本呈初步陽性。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檢測顯示病人帶有L452R變異病毒株,但沒有帶有N501Y及E484K變異基因。中心將此個案列作初步確診輸入個案。
她進入社區後曾到灣仔八方雲集、入境事務大樓、赤柱廣場、香港網球中心,也曾乘坐260號巴士和40號小巴。
美國僅屬中風險地區 政府:評估與港社會經濟相關因素
雖然美國近期疫情反彈,但在本月9日之前,仍列為風險組別B地區(本月9日起改稱中風險地區)。已完成接種疫苗返港人士,酒店檢疫由原本需21日,減至14日,若能出示近三個月在港進行的血清抗體測試陽性證明,酒店檢疫再縮至7日,其後7天象徵式自行監察,以及在第12日再交樣本檢測。
政府公布風險區ABCD改為高中低制度後,連日來受到質疑。食物及衞生局在本周一晚(9日)特別發文反駁,強調「政府一直以科學為本採取嚴謹的入境防控措施」,包括登機前、到港後、檢疫期內及檢疫期完結後都有多次檢測,並按疫情適時調整,以建立外防輸入的抗疫屏障,「就有評論指對從海外抵港人士實施強制檢疫新安排為放寬,政府發言人指出有關評論是出於誤解」。至於新安排下的中風險B組指明地區,屬原有B組及C組指明地區,其強制檢疫期及檢疫安排與原有安排並無改變。
局方當時指會繼續密切監察不同地區的疫情,以風險為本為原則,考慮一籃子因素,包括公共衞生因素(當地疫情、檢測率、疫苗接種率、旅客流量和實際輸入個案情況等),以及與本港社會經濟相關因素,按風險程度及視乎情況需要調整相關地區到港人士的登機、檢疫及檢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