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易有情緒問題 焦慮驚恐、失眠症狀求診精神科門診助改善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張女士今年51歲,丈夫過身多年,子女們都已成家立室,搬出去住了。她由普通科醫生轉介到精神科門診見醫生,是因為心情煩躁不安的問題,每天為了小事緊張、擔心,晚上要靠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可是睡眠質素還是很差,頻頻醒來,半夜上廁所後就再也睡不着了。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副顧問醫生辛婥珩

原來張女士的父母在她小時候便過身,成長過程中一路走來無依無靠,常常被人欺負。長大後認識了丈夫,但丈夫是行船的,常常不在家。張女士自己一手湊大了七名子女,還要幫親戚看顧他們的孩子,所以長期受到很大壓力。

再傾談下去,原來張女士剛剛開始更年期,有很多不適的症狀,如經期紊亂、潮熱、多汗、心跳、精神緊張、煩躁易怒、無故哭泣、集中力及自信心下降等等。原來,本已個性比較緊張的她,現在因更年期更是難以放鬆心情。

女士們保持心境開朗,身心愉快有助順利過渡更年期。(示意圖/資料圖片)

其實在精神科門診,常常遇到更年期的女士前來求診,有的心煩意亂,有的情緒低落,有的焦慮驚恐,有的純粹失眠。香港女性的停經年齡中位數為51歲半,實際停經年齡則因人而異,而停經前的數年便有機會出現更年期症狀。

更年期是一個自然的階段,當體內荷爾蒙分泌找到新的平衡,生活便會回復正常。雖然更年期的症狀通常是暫時性的,但是亦有不少人長期受這些症狀影響,導致生活質素大大下降。

更年期期間,女性同時正在經歷人生的各種重大改變,例如子女長大離家導致「空巢症候群」(empty nest syndrome)、「青春一去不回」的無奈、親人年老或病死、家庭或婚姻問題及其他健康問題,令女士們面對龐大的壓力。因此在這時期,更年期的內分泌失調容易成為抑鬱症及焦慮症的誘因。

面對更年期,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均衡飲食、多吃有營養的食物、多做運動、避免吸煙和飲酒、和爭取充足的睡眠等,女士們亦需要和朋友多聯絡、與朋友互相傾訴和交流,盡量擴大社交圈子,增加戶外活動,以保持心境開朗。

不少公園都設有健身園地,適合市民日常做運動改善情緒。(康文署圖片)

若更年期的情緒問題嚴重,應立即求醫。若經醫生診斷為抑鬱症或焦慮症,則需要接受藥物治療。就像張女士一樣,服用了精神科醫生處方的藥物後,心情和睡眠都得到大大的改善。

《香港01》「01醫務所」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合作,隔一個星期二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筆下心澄】。

「澄」即是把水靜放,讓水中物沉澱,然後變得清澈。願你靜心細味每一篇小故事,見微知著,明白自己及別人的內心,把事與情看得更透澈。看得清楚,懂得珍惜,願此專欄能安撫你情緒的波瀾,享受歲月靜好。更希望你把這份體會和你關心的人分享,好讓美好人生的路上多一個夥伴。

故事細節經修改以保障病人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