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只有拆樓? 珠海學院建築碩士生研「十三街」改造留特色
珠海學院由上周五(30日)起,一連十一日(7月30日至8月9日),於香港藝術中心舉辦建築系碩士生作品展。珠海學院建築系主任兼教授朱海山指,作品大多與學生自身經歷有關,同時希望解決香港本地建築問題。
有畢業生的研究作品,以舊區更新及綠色殯葬為題。其中學生呂源偉的作品,以土瓜灣十三街舊區活化作研究,他發現居民生活和工作環境緊緊相連,空間運用界線模糊,他被該處獨特社區文化吸引,希望透過空間設計上的小改變,保留這種特點,讓居民自然孕育出不同活動的可能性,同時讓居民有更舒適的生活環境。
望為「十三街」保留風味 添藝術環保元素
呂源偉是今年珠海學院建築系16位碩士畢業生的其中一人,他中學畢業後曾到英國留學,四年後回流香港讀碩士,當時居住在土瓜灣「十三街」。他認為一般城市更新計劃,都是政府把舊區清拆,再換入新元素,「這是否最好的辦法?我想發掘不同的方法」。
呂發現「十三街」不少都是下舖上居,甚至在同一地方工作和生活,「有些地舖白天是車房,傍晚則搬出枱櫈,一齊食飯聊天,空間運用的界線迷糊,很有趣」。他的畢業作品研究中,希望為「十三街」保留此特色和風味,但加入如藝術市集或綠化等新元素。
改變空間設計 由使用者自由發揮如何運用
現時「十三街」的樓房大小高度均一,呂源偉將該區重新設計成高矮大小不一的間隔,令人文活動有更多可能,並由居民決定如何運用,自然衍生用途,「不希望站在高處,設計一個專屬某項活動的空間,反而是設計不同大小、高度的空間,由使用者自由發揮」。
新元素上,他建議善用天台區域或加建平台,不定時設立藝術或手作市集,或建綠化種植花園,一方面支援附近藝術村的活動,另一方面讓市民有休閒的公共空間。他另設計以走廊或天橋,橫向打通十三條街,加強街與街之間的聯繫,保存並加強舊區的「街坊情」。
他坦言政府或發展商對社區更新,大多抱「利益行先」心態,「但本土文化及社區人情是否亦需多考慮?值得大眾思考」。
處理家人身後事經歷 反思殯葬設施設計問題
另一畢業生徐嘉慧以海葬為作品主題。其母在她就讀中學時離世,處理身後事的過程中,她感覺無法釋懷,「只有白光燈四面牆,空間很死硬。」因此她在畢業作品以此為題,希望深思殯葬設施設計。
徐嘉慧說,綠色殯葬雖不佔空間,但空間感、莊嚴感及儀式感都較弱,因此想以不同空間、光線及物料使用,設計一座海葬建築。親屬在內撒灰後,可以逐步紓減各種情緒,慢慢沉澱。
望設計為社會帶來靈感啟發
建築呈蛋型設計,利用粗糙物料締造光線的不同變化,從而帶動情緒,助親屬感受到恬靜。最底層是撒灰池,親屬撒灰後,會圍著在中心的撒灰池逐步向上走,「用每一步都像是慢慢跟親人道別」。上層設有多個小房間,讓親友悼念,釋放各種情緒。近出口處是一個廣闊開放且有自然光空間,讓人平靜沉澱。
建築設計建在海旁,從嗅到鹹鹹的海水味,至聽見沙沙作響的海浪聲,再看見無邊無際的大海,徐嘉慧希望從不同感官,讓使用者與海有更密切的接觸,帶動並抒發情緒。現實上,她認為建築可建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附近,因該處背山面海,可把新式的綠色殯葬和傳統土葬結合和延伸。
儘管設計未必會真正被採用,徐嘉慧表示,希望設計能成為社會的靈感啟發,讓人在殯葬活動時,釋放相應情緒,同時感受殯葬的莊嚴和神聖。
畢業作品展 展期至8月9日
珠海學院本年度建築系碩士畢業生作品展,由7月30日起至8月9日,於香港藝術中心5樓舉行,展出16位學生的畢業作品。該學系教授朱海山稱,畢業作品大多與學生自身經歷有關,同時研究解決本地建築問題,建築設計大多實際可行,希望大眾,尤其是對建築學有興趣的中學生到場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