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之患】環境含微量抗生素 生態循環成就超級惡菌

撰文:黃卓然
出版:更新:

河水含有抗生素,你或者會說:我不會飲河水。我也不會接觸河水。問題與我何干?
不過,抗生素本是治療及預防細菌的巨人。我們身處的環境含有抗生素,就有可能令巨人的力量減少,坐大超級惡菌。

抗生素對河水中低等生物或造成直接影響。(Getty Image)

抗生素是醫生處方藥物,可以治療及預防由細菌引致的疾病,常用於人、畜。不過,無藥可醫的「超級惡菌」陸續出現,令醫學界逐漸關注濫用抗生素問題。


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胡釗逸解釋,抗生素可以消滅細菌,但當在環境中或人體內抗生素含量「唔多又唔少」,只可以殺死部分較弱的細菌,剩下較強的細菌便會繁殖,久而久之便無藥可用,形成抗藥性問題。「超級惡菌」便應運而生。他呼籲各界減少濫用抗生素,正視問題。

胡釗逸指,環境中含有微量抗生素,可導致抗藥性問題惡化。他說:「環境中含有微量抗生素,該環境內存在抗藥細菌的機會便會增加。」若河流有微量抗生素,除了從食物鏈中可能會影響人類,環境中本身存在的抗藥細菌,亦有可能直接或間接令人類受感染,例如有傷口的皮膚接觸到含抗藥惡菌的水體,或接觸含抗藥惡菌的動植物,便有機會受感染,後果可大可小。

 

不論人、畜都會使用抗生素,但含量需要準確。(Getty Image)

抗生素非消炎藥

 

抗生素是近代醫學常用的藥物,作用是防止細菌生長,從而醫治或預防人畜各種由細菌引致的疾病。抗生素常被誤以為是消炎藥,可以治療一切炎症。其實抗生素並不能醫治病毒引起的炎症。常見的疾病如上喉嚨發炎、感冒、腸胃炎等,其實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使用抗生素並無法治癒或減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