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灣12種越冬水鳥數量急跌約八成 有品種消失 團體促加強保育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早前與香港觀鳥會研究,調查42種遷徙至后海灣的水鳥,在過去20年間的種群數量變化。調查發現,有12個物種到后海灣的種群數量顯著減少,當中有水鳥的種群更完全消失。而其中有3個物種,在其他地區的種群數量亦呈下降趨勢。研究團隊認為,社會有保育的迫切性,並需要長期監察水鳥。

黑臉琵鷺在過去20年間顯著上升。(嶺大和香港觀鳥會提供圖片)

嶺大和香港觀鳥會的研究團隊分析了1998至2017年期間,42個越冬水鳥物種的數量變化,當中有12個物種的種群數量錄得顯著減少,跌幅平均為8成,包括紅嘴鷗、黑水雞、磯鷸、翹鼻麻鴨、卷羽鵜鶘、白骨頂、綠翅鴨、赤頸鴨、白腰草鷸、蒼鷺、灰林銀鷗,以及針尾鴨。

當中卷羽鵜鶘於近10年沒有停留在后海灣地區,即跌幅達100%;而白骨頂同樣由過往有2,000至3,000隻停留,跌至近10年的100隻,跌幅達9成。此外,有3個物種,即白骨頂、針尾鴨,及卷羽鵜鶘,在區域評估中的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即牠們在其他地方停留數量下降,顯示牠們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一帶的種群數量,正在逐漸減少,應當作出緊急的保育行動。

黑臉琵鷺、池鷺等9個物種 過去廿年數量顯著上升

團隊估計,體型較大的物種,如卷羽鵜鶘和鴨子的跌幅,較多與人類狩獵有關。不過,亦有9個物種在過去20年間顯著上升,包括黑臉琵鷺、黑翅長腳鷸、池鷺等。

翹鼻麻鴨的數目錄得顯著減少。(嶺大和香港觀鳥會提供圖片)

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指,與其他研究比較,米埔及周邊一帶的濕地有較高比例的物種數量呈上升趨勢,反映目前的保育工作對后海灣地區的濕地,可能產生積極影響。他認為,應對水鳥作長期監察,確保並加強現有的保育政策。

嶺大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宋亦希指,社會有採取保育行動的迫切性,當中鴨子和較大型的物種更容易被捕獵、喪失棲息地,或受到其他環境和人為因素影響,應給予更多保育關注。

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聯同香港觀鳥會調查42種后海灣水鳥在過去20年間的種群數量變化。(嶺大和香港觀鳥會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