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設計師港大演講滿座 回應有否外星生物存在、航天業待遇
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月器去年11月升空,在月球著陸採樣及帶返地球,如期完成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香港大學今明兩日(23及24日)邀請由國家航天項目總指揮和總設計師組成的團隊舉辦講座。
講座今吸引數百人到場,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被問及有否外星生物存在、航天業待遇等,他解答說,目前網上資訊引人關注的成分較大,但認為宇宙無邊無際,相信外星生命一定存在,「憑什麼地球才有人存在?」;對於待遇則笑言「不好說」,但相信航天業有一定吸引力。
今午講座以「九天攬月」為題,胡浩表示,探月工程在2004年1月啟動,正式「走出地球、奔向月球」,至今已走到17個年頭,每一步技術突破非常清晰,令每一步非常紮實,去年底終於如期實現「三步走」規劃。
作為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分享指既要到月球上採樣,也要帶回地球進行分析及對比,過程迎來連串挑戰,舉例說以往只在地上採樣,未曾嘗試天上採樣,故要學習地質等知識,採樣時也碰到瓶頸,在鑽取到將近一米深時碰到岩石層,未能進一步去到預期中兩米的深度。因此,嫦娥五號只帶回1731克月球土壤,比目標兩公斤土壤少,主要受鑽取影響而不達標,但他認為冥冥中有主宰,笑言17年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一次大成功,正好反映在是次土壤重量中。
他認為,探月屬複雜工程,不是有錢就能幹,以前中國在「國際深空俱樂部」不佔一席位,隨技術水平跨進一大步,現已得到國際公認。
被問及國際合作,胡表示,利用科技深化對月球的認識沒有獨創性,若能形成共同力量,不反對交換技術及認識,對任何合作持開放態度,強調沒有忌諱,「共同開發月球領域,沒有說誰行誰不行」。
至於會否在月球建設人工環境、建立基地,他解釋月球屬真空環境,正負溫度可超過300度,強調不適合人類生存。按目前技術水平及發展速度,他相信月球開發利用是大趨勢,但以無人為主,不排除派人短期照料及維護。
有人關注是否有外星生物存在,他認為根據網上發布外星人、UFO 的消息,相信引人關注的成分比較大,實例不充分,但認為宇宙無邊無際,行星體數以千億計,人類目前探索的範圍有限,美國發射的探索器也沒有走出太陽系,相信外星生命一定存在,「憑什麼地球才有人存在?」
另有人關注成為太空人條件及航天業待遇,他指主要由科學家擔任宇航員,鼓勵有興趣參與研究工作的同學,最好先鍛鍊好身體;又指航天業需要人才,笑說「待遇不好說…不是高」,反問人生追求什麼?相信航天仍有一定吸引力。
此外,香港大學校長張翔在致詞時表示,過去兩年國家航天喜訊不斷,可見中國科技發展創新高度,故對團隊是次訪港高度重視,對於港大舉辦其中兩日公開講座,邀請團隊分享航天工程的寶貴經驗感非常榮幸,也對於今日港大全面恢復面授,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