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齊針抵港人士可縮短檢疫期 何栢良:風險增三成 或成通關阻力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政府昨(21日)公布有限度放寬,中、高風險地區抵港者的酒店檢疫安排,抵港者若完成接種新冠疫苗、抵港時病毒檢測陰性,並出示3個月內的抗體陽性證明,可由檢疫14天減至7天,適用地區包括台灣、英國及美國等。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今(22日)在電台節目直言,有關做法是「行政判斷」,不一定符合科學和醫學邏輯。他表示,現時不少疫苗未有足夠科學實證,或未能抵抗變種病毒,擔心短短7日的檢疫期,未必足夠驗出抵港人士染疫,致病毒流入社區的機會將大增30%。他又指,澳門和內地亦從未採取如此「大膽」做法,或會成為通關的阻力。

何栢良(資料圖片)

何栢良早上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本地已連續多日零確診,或已沒有傳播鏈、並踏入「零清」。港府因此在「疫苗氣泡」下,放寬食肆及其他表列處所的限聚措施是可以理解,形容當局的相關放寬措施是「穩陣」,而無打針的市民並不受惠,亦與政府「谷針」的做法同出一轍,否則谷針力度便會被化解。

▼港府「谷針」新招:已打疫苗好處 vs 未打疫苗限制▼

+6

質疑縮打齊針抵港人士檢疫期 不一定符合科學和醫學邏輯

至於已打針抵港人士、對病毒檢測陰性,並出示3個月內的抗體陽性證明便可縮短檢疫期至7日,何栢良則直言,有關措施是「行政判斷」,不一定符合科學和醫學邏輯,有數個矛盾位。他舉例指,內地和澳門疫情非常穩定,但仍採取「清零」政策,對任何風險「零容忍」,從有風險地區返回內地或澳門,即使已接種疫苗,仍不會有縮短檢疫期等優待。

另外,兩地除會抽取喉嚨、鼻腔等樣本做核酸檢測,亦會同步做抗體檢測以防「走漏」,內地近月亦有不少「假陰性」個案,抗體檢測則能「包底」,形容有關做法是「滴水不漏」。

▼5月31日政府公布「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行動▼

+6

憂病毒流入社區風險大增

何栢良指,港府昨日宣布的決定,如同將四級制的風險管理,大減至兩級制,將B類、C類的高、中風險地區與D類低風險地區看齊,僅餘下7日檢疫期,他形容做法「大膽」。他說,當局又未公布檢疫期間的檢測安排,擔心中、高風險地區抵港人士的檢測次數,如D類一樣少,病毒流入社區的風險將會大增30%,或會重蹈第四波疫情的覆轍。

何質疑,香港希望與澳門和內地通關,惟若本港對海外旅客採取大幅度放寬,香港未必能保持「清零」,內地和澳門的衞生部門將會有戒心,增加通關難度。

至於新增的抗體檢測能否「補漏」,他認為「補唔曬」,因為現時許多疫苗亦未有足夠科學期刊證實,而相關疫苗能減少感染風險的成效仍有很大問號,其對抗變種病毒更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