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猶豫威脅全球衞生 中大教授倡准打齊針者室外免戴口罩增誘因
截至昨日,本港124.8萬名市民已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未達人口兩成。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今(19日)早在再生會「疫苗猶豫面面觀」網上講座稱,鄰近地區的變種病毒病例激增,本港將面對類似台灣的失守情況,市民需廣泛接種疫苗做好準備。
為鼓勵市民打針,他建議政府設立免費公立醫生諮詢,或津貼市民諮詢家庭醫生,並向完成接種的市民放寬防疫措施,譬如批准已打針市民在部份室外地方脫下口罩。
▼港府「谷針」新招:已打疫苗好處 vs 未打疫苗限制▼
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稱,現時全球約21%人口已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新冠肺炎平均可一人傳染三人,達群體免疫的基本門檻是67%至70%人口接種疫苗,惟變種病毒已稍為拉高門檻。
他稱,「疫苗猶豫」即當疫苗供應充足,但市民仍然延遲接受或拒絕接種,世衛於2019年已將其列為十大全球衞生威脅之一。他解釋,疫苗猶豫背後原因相當複雜,包括對疫苗效用及安全性的信心、認為疫情對自身影響不大、便利、社會人口環境 、權衡利弊、社會責任角度等等。
55歲以上人士接種意願特別低
郭健安和團隊於去年進行接種新冠疫苗意向調查,發現較多港人傾向「企喺中間」,比例達三至四成,未必願意向前行一步。而55歲以上人士接種意願特別低,一直維持在三成左右。他認為,市民對政府施政評分不理想,譬如第三波輸入海員個案漏洞、竹篙灣檢疫中心食品惹來不滿等等,導致政府鼓勵接種新冠疫苗舉步維艱。加上本港感染人口比例低,零確診已經維持多日,市民心情較輕鬆,難免覺得打針的必要性減低。
郭健安稱,近日鄰近地區的變種病毒病例激增,認為本港將面對類似台灣的失守威脅。他指,打針是為未來疫情爆發做好準備,「除非每個人都係安全,否則無一個人係安全。」
▼5月31日政府公布「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行動▼
倡邀市民喜愛歌手帶頭打針
就鼓勵市民接種疫苗,郭健安作出數項建議。他建議政府增加市民接種疫苗的機會,包括多舉辦學校及機構外展、增加接種點等,並設立免費公立醫生諮詢,或津貼市民諮詢家庭醫生,讓他們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打針。他又說,當局可邀請社區領袖或青年大使,譬如市民喜歡的歌手作帶頭作用。
另外,他認為政府可適時調整入境旅客隔離要求,讓市民知悉哪些地方有機會開關旅行;他又建議港府可向完成接種的市民,放寬防疫措施,如參考美國疾控中心解除「口罩令」,考慮批准已打針市民,在部份室外地方豁免戴口罩。他指,衞生當局須客觀、公平、透過公開疫苗資訊,重建市民對疫苗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