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政府停公布打針後送院者詳情 死亡須與疫苗相關始披露

撰文:梁煥敏 陳淑霞
出版:更新:

政府全力推動接種新冠疫苗,單日47,600人預約接種再創近期新高。政府公布昨日(5月31日)有8人在接種疫苗後送院,當局指他們因接種後出現常見副作用,情況穩定,首度已停止披露各人副作用詳情。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的專家委員會今日(6月1日)通過,由即日開始,個別死亡個案只會在與疫苗接種有潛在關聯的情況下,才作出公布,換言之被判斷與疫苗接種無關連的死亡個案,一律不會再公布。

▼5月29日官涌體育館科興疫苗接種中心現百人長龍▼

▼5.30到中山紀念公園打復必泰市民有話說▼

44歲婦死前曾打疫苗 死因為缺血性心臟病

衞生署表示,在今年5月17日至5月30日期間,衞生署共接獲醫管局呈報一宗符合呈報為嚴重異常事件的死亡個案,涉及一名44歲女子,以及於5月21日公布,而根據臨床資料及初步解剖發現,她的死因是缺血性心臟病,專家委員會初步認為與疫苗接種無關。此外,署方公布,由7月開始,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將按月於政府專題網頁發報,相關的資料數據亦會透過網頁定期更新。

署方又表示,專家委員會通過由即日開始,個別死亡個案只會在與疫苗接種有潛在關聯的情況下,才作出公布。

▼5月13日 31歲外傭荔枝角公園體育館接種疫苗暈倒抽搐▼

衞生署接獲14宗懷疑患貝爾面癱的報告

衞生署指根據本地死亡率數據,在2019年2月26日至5月30日期間,在40歲或以上的人口當中,有957人,即每十萬人有22.4宗,死於缺血性心臟病及有1,635人,即每十萬人有38.3宗,死於心臟病;根據醫管局資料,今年4月26日至5月23日期間,沒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54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2.9宗,整體死亡率與過去三年同期數字相若,認為根據上述數字的統計分析,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風險。

於今年5月17至5月30日期間,衞生署接獲14宗接種新冠疫苗後懷疑患貝爾面癱的報告。這些個案涉及10男4女,年齡介乎27至76歲。當中,4宗曾接種科興新冠疫苗,10宗曾接種復必泰新冠疫苗。專家委員會檢視現有的臨床資料後,認為8宗需在獲得更多臨床資料後再就評估作出總結。香港大學亦向專家委員會報告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安全監測計劃」下有關貝爾面癱的研究進展。

▼港府「谷針」新招:已打疫苗好處 vs 未打疫苗限制▼

+6

港府公布,截至今日(1日)政府已為市民接種共約2,434,000劑疫苗。當中已接種科興疫苗第一劑有1,399,300人,當中已打了第二劑有1,034,700人。已接種科興疫苗第一劑及第二劑,分別為606,000及441,600人;已接種復必泰疫苗第一劑及第二劑為793,300及593,000人。

預約接種人數再創近期新高

截至今晚8時的過去24小時,共有約33,500人接種了疫苗和約47,600人預約了接種時間。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人數,科興疫苗為15,000人,復必泰疫苗為32,600人。

8人昨打疫苗後送院 當局拒披露副作用詳情

昨日共有8宗由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或醫院管理局轄下的指定普通科門診診所送院的個案,他們因接種後出現常見副作用而送院,情況穩定,其中4人已經出院,2人留院觀察,2人不遵從醫生勸告自行出院。

政府發言人表示,疫苗接種計劃已推行了三個多月,過往送院人士原因絕大部分都是由於接種後出現常見的副作用,這些人士亦大都無需留院,因此今後每天的疫苗接種計劃新聞稿只提供送院個案的數字和撮要資料,但若發生嚴重或危殆的送院個案,則會提供有關個案涉及的症狀和送院資料。

市民亦可透過接種計劃的專題網站的「香港新冠疫苗接種資料概覽」內的「接種新冠疫苗異常事件」,了解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每日送院的個案的狀況。

▼5月31日政府公布「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行動▼

+6

▼三圖看清 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 預約接種及副作用詳情(更新版)▼

▼5月29日官涌體育館科興疫苗接種中心現百人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