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生|林正財:修例無政治動機 冀公眾實事求是解決民生問題
團結香港基金今天(27日)在線上會議發表關於醫生人手短缺的研究報告,歡迎政府免試引入合資格海外醫生安排,並比較多個先進經濟體的醫生註冊及培訓機制,提出多項建議。
行政會議成員、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在會上表示,海外醫生法案值得支持,讓公立醫生稍有喘息機會。被問到負責制訂醫學院名單的「特別註冊委員會」會否承受政治壓力,林正財稱,修例無政治動機,強調無意幫個別地區醫生來港執業。他指,每次提及醫生供求問題,都會有很多陰謀論、政治論述等,希望市民及專業團體實事求是,先解決眼前民生問題。
林正財︰現時醫生人手缺少太多
本身是醫生的行政會議成員、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表示,不少長者向他反映覆診很困難,輪候時間長達兩、三年。現時醫生人手缺少太多,醫管局難以改善醫生工作環境及提供培訓等,加上10年醫院發展計劃需要更多醫生人手,尤其啟德醫院人手是很大問題。他認為海外醫生法案值得支持,「一道小門未必可解決晒所有醫療問題,至少有多少少空間做好啲培訓,令依家嘅公立醫生有少少喘息機會。」
被問到政府日後會否開放門檻給全球所有醫生,林正財稱,修例無政治動機,每屆政府任期只是5年,「無水晶球」預計,亦無需要為下屆政府做決定。「現屆政府唯有行一小步,如果連一小步都唔行,好難追得上新加坡、英國(醫生供應比例)。」
難以估計回流的海外醫生人數
至於「特別註冊委員會」會否承受政治壓力、被迫讓內地醫生來港執業,林正財說, 「聽唔到有任何政治壓力,無意幫某個地區醫生來港執業。」他指,每次提及醫生供求問題,都會有很多陰謀論、政治論述等,希望市民及專業團體實事求是,先解決眼前民生問題。
林正財坦言,難以估計回流的海外醫生人數,不過已有外國醫學生向他表示有意回港服務。他強調,法案對醫生水平著墨不少,與1996年前醫委會免試引入海外醫生是兩碼子的事。海外醫生要經本港僱主面試挑選,年較淺的醫生入職後更需接受職專科培訓,亦要每年在公營機構通過考核,相信可以嚴守醫生水平。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指,病人輪候時間過長,容易對長者構成家居安全問題,亦令病人和照顧者生活陷入擔憂。彭又回應醫管局前主席梁智鴻為公立醫院「先止血,再輸血」的建議,「本身係貧血嘅話,點止血都無用,係要輸血。」他又稱,醫管局10多年前已採取止血措施挽留人才,但成效不彰,應再擴闊海外醫生法案框架。
團結香港基金倡醫管局全球招聘應涵蓋各級別醫生
團結香港基金建議,醫管局的全球招聘工作亦應涵蓋各級別的醫生,並輔助他們實習、考試、專科培訓或專科資歷認證。基金會期望「特別註冊委員會」以專業客觀方式,訂定認可醫學院名單,並應設立上訴機制,靈活處理個別未符合所有指定準則的醫療人才。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表示,本港醫生人手不足問題,源於制度癥結及改革決心不足,令病人苦等受害。他又稱,非本地培訓醫生曾經是醫生人手重要來源,後來制度被廢除,等於「打跛了公營醫療系統其中一隻腳,令本港醫療系統多年來單腳跳。」
他認為香港一直自建圍牆,令很多港人海外醫生「歸家無門」,歡迎政府修例,在「掘頭路」增加一條小小的通道,但遠遠未及修補20多年來醫生人才流失的傷口。
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發展研究主管田詩蓓稱,修訂《醫生註冊條例》是踏出正確方向,但力度仍然不足,期望政府採納基金會建議,在引入、培訓、認證非本地培訓醫生的各個環節上都拆牆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