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專科培訓名額與本地醫生公平競爭 海外醫生:回流的都是香港人

撰文:朱海棋
出版:更新:

政府銳意免試引入海外醫生,期望紓緩醫生人手短缺問題。有海外醫生關注,專科培訓名額分配的優先次序,認為透過「特別註冊」回流的都是香港人,而且培訓期間及完成培訓後五年都要在公營醫療機構服務,在香港的所得所學都能回饋社會大眾,要求當局以成績及能力,容許海外醫生跟本地醫生公平競爭培訓名額。

▼政府修例免試引入海外醫生以紓緩人手短缺▼

在特定海外醫學院畢業的香港永久居民,可以經「特別註冊」回流,並在香港完成專科培訓。英國香港醫學會前主席伍康予有意回港,他去年(2020年)在英國基爾大學醫學院畢業並正式行醫。

無培訓位唔會返嚟 促交代數量

他關注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部分學院的培訓名額供不應求,出現「僧多粥少」情況,要求當局公平分配名額,不應區分本地或海外醫學院畢業的醫生,因為兩者都是香港人,第二就是「有啲國家會留培訓名額比當地人先,驚海外醫生會走,但港府方案已經要求海外醫生喺政府(公營醫療)做至少5年,唔會浪費資源培訓我哋」,亦促請醫管局及醫專交代各專科的培訓名額數目,「無培訓位唔會返嚟」。

政府打算「特別註冊」方案可以今年在立法會通過,伍康予原預計可以成為計劃中首批回港醫生,但當局昨日(18日)交代時透露,認可海外醫學院的名單最快要明年2022年才出爐。伍康予稱,今年會先在英國報名專科培訓,明年正式在內科學習,2023年完成首階段考試後,應該可以回港銜接專科培訓。
部份港人醫生兩手準備 不排除同時備試
伍康予近日有跟在英國的港人醫生朋友討論,一人本身已經報名考核執業資格試,從傳統途徑回港,毋須如「特別註冊」般在公營機構綑綁多年,估計若朋友失手,可能亦會透過「特別註冊」先回港,一邊工作一邊再備試,相信部份人因為醫管局工作太辛苦,亦會「邊做邊考試」提早到私人市場執業,希望醫管局應該改善工作環境,否則只會持續「失血過多」。

伍康予在英國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後注射輝瑞/BioNTech疫苗。(受訪者提供)

海外醫生另一個來港執業渠道為「有限度註冊」,計劃始於2011至12年度,不過有關醫生工作多年一直不獲升職,直到2019至20年度醫管局才增加副顧問醫生的升職位置。伍康予亦提到經「特別註冊」的醫生會否同樣等待多年才可以晉升,「原來培訓完之後唔升我,咁令到呢個計劃唔吸引。」

免試引入海外醫生4個重點條件:

1.申請人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

2.要有頒授獲承認醫學資格 (將制定指定院校名單),並在所在國家已註冊成為醫生

3.在醫院管理局 / 衞生署 / 香港大學醫學院 / 中文大學醫學院作特別註冊擔任全職醫生。取得專科資格前後都可回來,在上述公營至少工作5年(有專科資格),而未有專科資格要多於5年

4. 有關海外醫生通過在職評核,服務稱職、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