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鬧市800米增4間30元兩餸飯舖頭 老闆:我情願經濟好無得做
疫情襲港一年,多次的限聚令及堂食令下,遊客區的傳統零售的確大受影響。旺角亞皆老街近先達廣場附近地舖,多年以來以出售電子產品、潮流服飾為主,因自由行帶往的藥房,仍不敵疫情打擊一間一間結業。
近月,這街道上除了等巴士的人龍之外,一所出售兩餸飯外賣、堂食店不時出現一條約20人的人龍,而半年之間,區內附近800米內的砵蘭街、上海街,一共有3間每盒約30元兩、三餸飯食店,成為疫情下的「新力軍」店。有其中一所食店老闆說近月加入「戰團」,生意的確不俗,相信是疫情下,街坊「醫飽肚」為實際。他又說,「我情願經濟快啲好返,呢種飯菜無得賣,將來就會無客路冇得做,我咪再諗其他食物賣囉。」
《香港01》記者到旺角亞皆老街、上海街及砵蘭街一帶視察,發現近月出現多所平價外賣飯店。經過與當中3間飯店的負責人了解,旺場原因相信是街坊要經濟地「醫飽肚」。
一所位於上海街近旺角街市、外賣食店多年來以出售點心、包點為主,並已有超過10年歷史。老闆輝哥説,近幾個月有食客提議出售兩餸飯,他先在紅磡新店先行出售,發現不少寫字樓客人購買,相信是因為疫情下,不少人工作不足,飲食模式有變,吃飯不再求享受,而是「醫飽肚」最實際。其後,他於旺角店出售約28元起的兩餸至三餸飯,反應同樣不錯。
輝哥多月來出售平價飯盒,解釋客人區區有不同。「唔同區啲客人都有唔同,紅磡,西環寫字樓客多,好斯文,個個都話少啲飯,怕浪費;旺角就街坊啲,比較多要多飯多菜,一盒兩三人食。」在旺角街市附近的分店,店的一角出售包點、另一角則是放了一碟碟港式家常餸菜,蒸肉餅、咕嚕肉、炒菜、肉片炒瓜等等,全部熱騰騰的。
老闆説,不少街坊、太太黃昏放工後前到來購買飯餸,為方便之餘亦有實際原因,「好多人屋企細,而旺角劏房多,又煮唔到飯,會買一盒四個餸菜,再加一盒白飯同家人食,兩盒都叫我俾多啲,但係我理解嘅,唔夠食,盡量可以俾多少少,我都會叫啲阿姐照做,食得開心都好緊要。」
他又説,一盒兩餸飯成本約13元,加上人工、舖租等成本,利潤不多,但現時經濟差,順應潮流下只好增加人工,出售程序繁多的兩、三餸飯。出售最貼近民生需要的飯盒,令輝哥感受到市況的疲弱。
「我一定盡量維持30蚊以下,有時搵錢唔係賺盡,我情願經濟快啲好返,呢種飯菜無得賣,將來就會無客路冇得做,我咪再諗其他食物賣囉,大家有錢賺開心返重要啲,我細細個出嚟挨,知辛苦。」輝哥說。
以他的上海街分店為例,大約40步有另一所約30元的兩、三餸飯店,出現同行競爭,輝哥有自己的一套留客心得,除了食物要好吃外,「要將心比己,越麻煩嘅客要對佢好啲,因為佢會覺得,你做到佢嘅要求,佢第日就係你嘅好熟客。」
另一間於亞皆老街、上海街設有兩間三餸飯店的,是由兩位朋友經營。其中亞皆老街分店,是現時同一街道上唯一門庭若市的店,下午時間,大約有20多人等候購買外賣飯盒,在店舖的門口櫥窗位置,看來光猛清潔,一碟碟冒着煙的新鮮美食放近門口,有蒸肉餅、蒸魚、炸豬扒、炒菜等,三四個職員姨姨不停的將餸菜滿滿放入盒中。
老闆陳先生説,限聚令之下,不少人選擇購買外賣回家進食,他與朋友年初決定於油麻地開第一間三餸飯店,起初不太受歡迎,隨着疫情嚴峻,晚上6時不能堂食,加上熟客向街坊介紹下,購買的人越來越多,決定以18萬月租,嘗試於以往主攻零售用品的亞皆老街設第一間分店出售三餸飯,出奇的受歡迎。
「首先係有呢個需求,但係由於食材好貴,利潤其實唔多,一定要每日買夠1,000盒先可以為本。」隨着疫情持續,加上不少市民已經習慣外購食物,他認為生意仍然能夠維持一段時間,他亦於500米內多開一所分店,同樣大受歡迎。「有少少擔心經濟好咗,租金一高,我就一定冇可能做到。」
然而,隨著需求增加,不少人加入戰團出售同類食物,競爭雖然大,但他認為有得做,「好似話呢度附近越來越多舖頭會開,我哋都係照做,抹乾淨玻璃,一污糟就要阿姐抹,食物要不停出,令到啲客覺得地方清潔,自然就會嚟買嘢食。」另外,店員亦推薦購買小貼士,「通常肉餅、蒸魚受歡迎好快去晒好新鮮,但要多就要咕嚕肉、炒菜肉片個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