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署手繪圖則曝光 重現太空館、尖沙嘴鐘樓人手勾勒圖
每幢建築物背後,大如整體結構、小如窗口位置,工匠最為依賴的關鍵靈魂,是一幅又一幅的建築圖則。
在電腦技術未普及化的年代,所有圖則均由人手手繪,線條層層遞進,每個數字都要計算得精準無瑕。香港文化中心、太空館、尖沙嘴鐘樓、紅館,這類特色地標建築,全部由人手繪畫得來,除了要極花心思外,為怕圖紙變形,就連修改都要小心翼翼,用刀片刮走墨水時更要害怕「起毛球」,令重畫的墨水化開,「每一條線、每一步都要諗清楚,而且要畫得好準確,所以好嘥眼力。」
以一家學校為例,粗略估計約一周只能畫出一張手繪圖則,相反,電腦繪圖可以輕易修改及複製,料2日內就能完成一張。時移世易,這門手藝已逐步被取代。
若把建築比喻成「砌模型」,圖則便等同「說明書」,負責將建築師的構想化成圖紙,在地盤拼砌成一比一的實物。要把天馬行空的想法,變成切實可行的工程,建築署技術主任便是「幕後功臣」。
「一望就知張圖邊個畫」
「就算唔洗睇簽名,一望就知張圖邊個畫。」建築署首席技術主任陳國豐說,以前手繪的圖畫及字體,每位同事都各有風格,「有人用鉛筆、有人用針筆…每條線都好獨特,有人起稿、有人唔起稿。」當年70年代尖沙嘴鐘樓的手繪圖則,除了用線條勾勒出整個鐘樓的模樣外,右下角交代角度的「SOUTH ELEVATION」亦一絲不苟,字體用鴨嘴筆一筆筆寫上,「唔好以為係掃上去…用鴨嘴筆落墨,一面寬、一面窄咁寫上去。」
我記憶中,太空館和文化中心應該都幾絕。
昔日的手繪圖則,要先把圖畫在牛油紙上,然後再晒成藍色圖紙或膠片,然後才能到地盤施工。而在80年代落成的香港文化中心、太空館,都是出自人手繪畫的年代。
建築署署長何永賢形容,文化中心如蝴蝶升起,拋物線不斷變化,每個部份的高低都不同,手繪圖則難度甚高。她又笑言,弧形、圓形建築物要用圓規慢慢畫出,時間甚長,故在讀書時期很少畫。不過,現時的太空館便是用人手畫成,當中的複雜程度難以言喻。
墨水易化、修正難度高 圖紙隨時變形
手繪圖則精美,但同時要求極高。在電腦畫圖,簡單按掣已能修正錯誤。不過,在手繪的年代,就算用擦膠都要小心翼翼,因若使用時間稍長,圖紙都會變形;倘墨水未乾,更有機會在圖紙上化開,波及圖中其他線條。因此,在動筆前必須要先深思熟慮,「諗好晒先落筆畫。」陳國豐表示,早在1981年落成啟用的荃灣街市,雖然部份用放射線起稿,「但差唔多每一條線,都係free-handing(徒手)畫落去。」
新技術方便快捷 加快檢疫中心、臨時醫院落成
不過,除時代變遷,建築署在90年代利用電腦繪圖新技術,手繪圖已被逐漸淘汰,甚至由二維(2D)電腦圖,透過BIM繪圖進化至三維(3D),現時更能進一步利用VR及3D打印技術。
何永賢憶述,當初他們一收到製作竹篙灣檢疫中心的指示後,手機便馬上收到檢疫中心的3D圖,「如果仲係圖紙,我地可能隔幾日先做到一個決定。」至於北大嶼臨時醫院,由於要達到負壓功能,故設計要求很複雜,若當時無3D模型,團隊難以即時下決定,而相關的影像亦能即時傳送至珠海的廠房,可準確控制製成品的質素,最後臨時醫院馬不停蹄動工,短短4個月已建成,「老實講,用今天嘅繪圖技術,一個咁嘅醫院正常應該要起四年…如果手畫,以前起間醫院至少要用多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