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老互相照顧難 七旬翁不捨送罕病妻入院舍:成世都係我照顧佢

撰文:黃詠榆
出版:更新:

本港人口老化,長者獨居、雙老家庭人口達45萬。結婚逾四十載的郭伯伯、程婆婆,陪伴彼此走過人生高低,亦須面對生老病死的課題。十四年前,程婆婆診斷患上罕見病,病情隨年紀惡化,近年出入需靠輪椅,居於樓梯多的唐樓,就連覆診亦是難事,幸得社區服務介入,減輕二人負擔。
眼見老伴身體變差,郭伯伯內心難免挣扎,期望二人身體狀況許可下,減慢入住院舍的步伐,笑笑說:「成世都係我照顧佢架啦」。

唐樓多樓梯致覆診難

兩口子以往如一般退休夫婦般,到社區中心玩遊戲、看粵曲,甚至去迪士尼,四處遊玩。不過,患有罕見病視神經脊髓炎的66歲程婆婆,近幾年情況轉差,行動不便需長期臥床,照顧妻子起居飲食的重任,便落在郭伯伯身上。被問最初如何適應,他坦然指:「陪得多覆診、做物理治療,見到醫生如何做,便會學懂。」

眼見老伴身體變差,郭伯伯內心難免挣扎,惟望二人身體狀況許可下,減慢入住院舍的步伐,「成世都係我照顧佢架啦」。(余俊亮攝)

一家居於太子唐樓,舊樓設計多樓梯,郭說平日帶妻子覆診,除了要外傭姐姐一同幫忙抬,更須樓下保安一同幫忙,三人合力才可上到的士,不過,今年已74歲的他年紀不輕,坦言有時亦「力不從心」,尤其是腰部患有骨剌,「會容易扭到,扶抱都好難」。二人兩年多前,經社區中心轉介,輪候了大約一年時間,接受保良局照顧服務,包括借用樓梯機、每周一次上門復康運動等,「方便很多,亦不用擔心難截的士。」

程婆婆早於五年前,便生出入住院舍的念頭,準備好後路,開始「排隊」等宿位。(余俊亮攝)

5年前起輪候院舍 丈夫感不捨

結婚四十多年,大半生一同生活,很多時無須言語,一個眼神大家已心領神會,郭生笑笑「成世都係我照顧佢架啦」。「這個病只會越來越差,不會變好」,看著丈夫,程婆婆喃喃道:「太辛苦啦......諗到將來,佢年紀開始大,我可能唔可以再照顧自己,真係需要社區照顧」。
她早於五年前,便生出入住院舍的念頭,準備好後路,開始「排隊」等宿位,去年身體轉差,幾乎整年都在醫院過,「佢(郭生)都係日日嚟陪住我,都無咩分別」,一旁的郭生則明言不放心,「如果情況好返啲,都唔想佢咁快入去住。」

結婚四十多年,大半生一同生活,很多時無須言語,一個眼神大家已心領神會.(余俊亮攝)

社署最新文件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或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輪候時間為9個月,至於長者日間護理中心,輪候時間為13個月。

社工鼓勵照顧者主動求助

保良局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油尖旺區)主任陳若祺指,油尖旺區輔助隊目前服務210名長者,超過六成人是獨居或者雙老情況。她說,由於區內多舊樓、唐樓,大門難免會有幾級樓梯,對長者而言如「寸步難行」。她指,不少長者自理情況尚可,身體情況未差到進入院舍階段,故居家安老服務在此刻,便正正發揮作用。

保良局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油尖旺區)主任陳若祺(左)指,油尖旺區輔助隊目前服務210名長者,超過六成人是獨居或者雙老情況。(余俊亮攝)

她提醒,雙老家庭在照顧方面,最常見是照顧者擔心自身年長,照顧另一半時力有不逮,或因日復日照顧,感到極大壓力。陳若祺建議,照顧者可到區內長者中心求助,看有沒有適切服務。目前油尖旺區的家居照顧服務,輪候時間約1年,她直言區內另有不少支援服務,鼓勵照顧者主動求助,「如清潔、幫送飯、陪診服務等,減少壓力,多返自己私人時間休息。」

保良局的照顧服務,除了日常陪診外,亦包括上門復康活動。(余俊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