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前市民難評估是否合適 病人組織倡設熱線查詢解答

撰文:朱海棋
出版:更新:

本港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如火如荼,但接連出現兩宗接種內地科興疫苗死亡的個案,專家們再強調慢性病患者打針前要諮詢醫生意見。
有市民反映,醫院管理局普通科門診覆診時間動輒幾個月,期間無法尋求醫護人員意見。有病人組織批評,社區接種中心現時僅依賴接種者自行評估病情,便安排注射是不切實際,要求政府設立由醫生當值的熱線,供病人致電查詢自己適合注射與否。

+2

社區疫苗接種率高低為終結疫情的風向儀,本港一周內出現兩宗注射科興疫苗後離世個案,分別為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及三條心血管閉塞的63歲男士,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根據初步解剖報告,判斷他死於心肌梗塞,跟疫苗無直接關係;另一有高血壓、高血脂和蛋白尿的55歲女死者,委員會明天(8日)開會審視個案,召集人孔繁毅昨日指,相信她死於中風。

針前諮詢家庭醫生 市民:僅靠公院覆診 無法諮詢

政府專家經常強調,長期病患者打針前應諮詢家庭醫生意見。不過乙型肝炎患者黃女士今日就在香港電台節目《城市論壇》時批評,自己有到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覆診,但每次覆診相隔幾個月,期間無法諮醫生意見,「好想去打(疫苗),打之前又要我問醫生,點搵醫生啫?政府醫生唔係咁容易你見得到。」

▼疫苗注射西醫互動地圖▼

她原預約昨日到接種中心打針,幸駐場護士詳細查問,得悉其肝臟酵素上升,醫生並不建議接種。10多年前曾經「通波仔」的莫先生,現時仍然服用心臟病藥物,他得悉有人打針後離世後,即時取消預約,不清楚自己是否適合打針。

林志釉:由病人自行衡量是否合適接種不切實際

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在同一節目批評,政府現時依賴市民到接種中心時,自行衡量慢性病病患穩定與否是不可靠、不切實際,相反外國會主動查詢接種者身體狀況,確認情況後才打針,要求港府更主動,包括設立熱線由醫生接聽,供接種者查詢,而並非要市民自行「搵答案」,「80歲或以上人士點溝通?(他們)聽到都未必了解到。」

他認為政府發放疫苗資訊不清晰,指出網上預約疫苗時要閱讀多頁版面,接近6100字,而不少部分都毋須展示,而市民關注的疫苗安全性、長期病患者資訊卻欠奉。另一名嘉賓新冠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就稱,疫苗接種中心並非診所,醫生無法得悉市民病歷,未必能提供準確建議。

林志釉建議,政府應設立熱線供市民向醫生查詢個人適合打針與否。(資料圖片)

林志釉反駁,政府可透過電子病歷系統「醫健通」,查閱接種者病歷,「如果病人唔清楚,唔係好肯定狀況,(醫護)接種前都睇下『醫健通』,睇返最近接受咩治療。」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表示,「醫健通」提供的資訊有限,無法得悉病人入院、覆診紀錄,要接種中心醫護短時間內評估病人病情,要求過高、做法不公。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亦認為,接種中心只有兩名駐場醫生負責急救,若要為長期病患者逐個評估,以每日接種2000人為例,規模已近大型專科門診,絕對不夠醫生當值。

若市民最近做過手術、要加藥服用 應稍後才打針

劉澤星補充,若市民最近做過手術、要加藥服用,應屬病情不穩定,應稍後時間才打針。林緯遜解釋,病情未受控就打針,主要是因為身體免疫系統正跟慢性病角力,而注射疫苗會刺激免疫系統而產生抗體,加添其工作量可能會影響刺激反應,降低疫苗有效率,而非擔心疫苗會加劇長期病患者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