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宿者確診 關注團體轟港府官僚乏支援:迫令大量街友聚集街頭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本港疫情未止,衞生防護中心公布,今(9日)新增26宗確診個案,其中5宗源頭不明,包括一名無家者。
有關注組纖認為,疫情持續逾年,惟港府對無家者的防疫支援令人失望,除不斷清場及收窄露宿者空間外,亦拒酌情開放臨時收容中心,以較潔淨及可控的環境下安頓一眾街友。此外,經濟重創以及社交距離措施持續下,流浪街頭的無家者有增無減,更被迫在街上聚集,增加感染及傳播風險。
有另一關注團體則認為,無家者常被不同政府部門「迫遷」,難要求他們自行採樣,建議由外展社工協助或鼓勵前往檢測。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9日)表示,新增的源頭不明個案中,包括無申報住址的露宿者,其友人則初步確診,患者平日會於油麻地佐治五世公園、深水埗通州街及南昌街一帶流連,本月7日因喉嚨痛,前往廣華醫院求醫,隨後證實確診。張竹君表示,當局留意到近日有露宿者確診,已聯絡社署協助,研究如何加強檢測呼籲或安排該區露宿人士接受檢測。

今日新增的源頭不明個案中,包括一名露宿者,患者平日會於油麻地佐治五世公園、深水埗通州街及南昌街一帶流連,(盧翊銘攝)

晚市禁堂食 麥難民流離失所

關注無家者議題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表示,過去一年經濟重創,不少失業人士加入露宿,再加上晚市禁堂食、公共處所關閉等,令「麥難民」及「網吧難民」流離失所,結果在街頭露宿的無家者有增無減,惟港府對無家者支援令人失望。

他續指,過去數年,政府不斷收窄街頭露宿空間,包括圍封南昌天橋底、楓樹街球場看台等,無家者無處可去,只能被迫「轉場」遷往通州街等地點,結果只是更多人在街上聚集,「佢哋其實想匿埋,但都係政府迫佢地聚集埋一齊。」

疫情下,不少無家者於通州街露宿。(資料圖片)

吳衛東又指,體育館等公共設施關閉,亦令無家者難以淋浴,雖然公共浴室仍然開放,但開放時間短,未必能照顧要返工的露宿者需要,「變相增加無家者的感染風險。」

社協曾多次要求政府因應疫情,酌情開放臨時收容中心,惟不得要領,「政府好官僚,只係肯在寒流或酷暑情況下開放。」

吳衛東認為,政府開放臨時收容中心安頓及分流無家者,將可達至抗疫雙贏。(資料圖片)

他認為,倘政府願開放臨時收容中心,安頓及分流無家者,將可達至「抗疫雙贏」,「街友可以有熱飯食,又唔駛聚集喺街頭,出入會量體溫。」他認為,政府可考慮安排於臨時收容中心派檢測樽,或派員採樣,可鼓勵無家者自願接受檢測。他又指,部分無家者未必擁有手機,即使前往社區檢測,事後亦未必可聯絡,於臨時收容中心「到會」採樣,或更為便利。

倡社工陪無家者檢測

露宿者行動委員會總幹事雷慧蘭則表示,疫情持續逾一年,經公眾教育及外展接觸後,可見無家者的抗疫意識有所提高,但由於露宿者常被不同政府部門驅趕,「成日都居無定所。」她又指,曾主動接洽民政事務總署,並獲特別安排無家者在組織職員或義工的陪同下,可免費接受社區檢測,已有逾30名無家者循此途徑完成檢測。她認為,要說服無家者檢測並非易事,「就好似正常人無病痛都唔會睇醫生啦。」亦難要求他們自行採樣,她認為由外展義工或社工陪同更佳,「起碼建立咗信任。」

+2

社署發言人表示,社署已資助非政府機構營辦3支露宿者綜合服務隊,為露宿者提供綜合服務。在疫情期間,服務隊已加強外展探訪接觸有需要的露宿者,以及早識別他們的需要及提供所需服務,包括提供最新與疫情有關的信息及派發防疫物資。社署亦向服務隊增加緊急基金撥款,讓服務隊能協助更多有需要的露宿者尋找臨時居所。社署會繼續密切留意露宿者的服務需要,以回應他們的需求。

此外,社署於2020年10月委派檢測機構為包括提供資助露宿者服務機構的較高風險的福利服務員工進行免費檢測,以加強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