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鴻齡指智慧醫院是未來最重要發展策略 冀解決人手服務供求失衡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今日(17日)在網誌表示,發展智慧醫院是醫管局未來最重要的發展策略之一,希望改善醫院的軟硬體,以及透過人工智能、大數據輔助醫療,並透過科技解決一直面對的人手和服務供求失衡問題。

要在40多間醫院加入智慧元素 要大量改善工程配合
范鴻齡表示,過去智慧醫院只是口號式概念,要在40多間醫院加入智慧元素,需解決連串問題,例如舊醫院在空間或網路配置上,需要做大量改善工程才可配合智慧醫院發展;要在繁忙的醫院中引進全新系統,既要確保病人安全,亦要確保同事接受、醫院運作不受影響,坦言難度絕對不難想像。
他指,目前以天水圍醫院、將軍澳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作為發展智慧醫院的試點。以天水圍醫院為例,該院引入智慧機械人,協助保安巡邏、清潔,亦會在病房協助醫護人員照顧病人。此外,醫護人員透過智慧醫療儀器,隨時監察病人的生命表徵,例如量血壓或量體温等;在智慧病房中執行醫療指令,例如處方藥物等,亦可以簡單地透過平板電腦和網路進行,減省醫護繁瑣工作,更集中人手專注照顧病人。
將軍澳醫院近年亦發展遙距診療技術,最新是透過5G技術進行遙距手術或醫療程序。在疫情期間,若有確診病人需要進行複雜的醫療程序,資深醫護人員可以透過5G實時視像通訊科技作出實時遙距指示,確保前線醫護人員可以順利和安全地完成有關程序,同時亦可減少醫護人員與確診病人的接觸,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舊醫院重建會優先考慮加設智慧裝置
范鴻齡表示,日後舊醫院在規劃重建時,會優先考慮加設智慧醫院的配套和網路裝置,確保日後所有醫院都可以配合科技發展,新增智慧醫院裝置。至於一些較新醫院,只要在硬體配套上合適,亦會陸續引入更多智慧醫療裝置,未來逐步變身成為一間真真正正的智慧醫院。
醫管局擬賠償確診醫護人員 惟暫無申索個案未能提供詳情檢測又擺烏龍 橫頭磡門診遺留5深喉樣本漏送化驗所 醫管局致歉新冠肺炎|醫管局研為員工定期檢測 先安排腫瘤科病房等指定員工醫管局、衛生署轉介病人做內窺鏡檢查 無資助新冠病毒檢測捱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