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直擊「廟街疫區」疫廈 染黑喉管亂搭 有人不戴口罩後巷小便
油尖旺區爆疫,當中新填地街的「廟街疫區」情況尤其嚴重。繼新填地街20至26號累計近30人確診後,《香港01》綜合衞生署資料發現,油麻地及佐敦一帶亦有疫廈擴散跡象,自本周起計,最少10幢毗鄰唐樓有住戶中招,全部相距新填地街20至26號不超過10分鐘路程。
記者今日走訪視察,發現疫廈劏房林立,大部分屬於「三無」大廈,部分樓宇喉管出現污跡,甚至有口罩懸掛。短短約兩小時裡,記者已先後目擊最少有10名街坊無佩戴口罩,大部分是長者,亦有男子於疫廈後巷、唐樓喉管位置小便。
▼「廟街疫區」疫廈名單▼
新填地街疫廈對面兩大幢有患者
「廟街疫區」確診患者累計28人,及1宗初步陽性個案。油麻地新填地街20至26號大爆疫,由於大廈可互通,當局今日凌晨公告強制檢疫令,至今最少79名住戶獲安排隔離。
事實上,涉事唐樓的一街之隔,亦有兩幢大廈有住戶確診,包括油麻地上海街168號,以及廟街151號。兩幢大廈相鄰,地理位置接近,記者採訪期間,有男士於兩大廈中間的後巷旁若無人小便,其小便位置亦接近大廈渠口。該男子未有戴好口罩,事後亦未有清潔雙手。該後巷亦疑似是亂棄垃圾黑點,食環署在該處設置「天眼」,以攝錄機監察附近情況。
廟街疫廈收屋宇署外牆排水管修葺令
再向前走兩個街口至廟街120-124A號,即再有確診「疫廈」。屋宇署於正門入口附上公告,表示樓宇外牆排水管有欠妥當,敦促修葺。從外而看,大廈一層最少設有6個冷氣機,相信唐樓內滿佈分間單位,另其通往後巷的後梯位置,其出口有木板圍封,後巷衛生亦不甚理想,出現惡臭味道。
附近大廈亦見劏房林立,有唐樓同樣接獲屋宇署郵函,要求修葺外牆排水管,另有大廈有鳳姐站於門口兜搭生意,倘有爆發,相信會增加追蹤緊密接觸者的難度。
「玉器街」兩幢唐樓中招 均為「三無大廈」
另一疫廈則座落炮台街46號,距離被發出強制檢疫令的新填地街20至26號,僅兩分鐘路程,記者發現有口罩懸掛於大廈喉管外。疫情亦擴散至「玉器街」,南京街及西貢街十字相向的一段廣東道,便接連有兩幢唐樓中招,包括廣東道577號及廣東道514號,其中前者有7名感染,包括3歲男童及1歲女嬰,有4人屬中九龍幹線群組的密切接觸者。兩大廈門口均貼有由區議員發出的中、英文告示,提醒住戶有確診者。除此之外,記者發現,其餘爆疫唐樓當眼處均未見任何由官方發出的確診公告。
另根據民政總署資料所示,上述唐樓均無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相信均為「三無大廈」。
區議員促衞生署擴大強制檢測範圍
佐敦西區議員朱慧芳認為,油尖旺爆疫嚴重,為公眾健康著想,建議可擴大強制檢測範圍,「依家好多幢都中招,例如話可唔可以用新填地街方圓幾多里去劃線呢?」她續指,目前可供取樽檢測的最近位置為九龍站,當局應考慮如何可在安全及便利街坊的前提下,執行強制檢測。
她又提到,要求住戶前往指定檢測中心接受採樣做法不理想,「咁咪變成仲易傳播」,朱認為於大廈拍門派樽,或於指定街道索取樣本瓶,可更到位。她又指,下達強檢令的同時,如有必要,可考慮完成檢測後始予「放行」,但她強調必須有妥善配套,包括可由民政總署派員上門供應日常用品或協助購物,「唔使街坊周街走。」
朱又指,當區是少數族裔聚居地,加上劏房多,當局未必全盤掌握社區概況,認為可多與區議員溝通,令抗疫工作更符合民情。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表示,油尖旺區的個案中,以過去兩星期計,共有81宗確診。她續指,大部分是南亞裔人士,主要是尼泊爾人。除家人以外,亦有與住在附近的朋友聚集等,當局將加強區內健康訊息教育。
至於傳播途徑方面,她推測或有多種原因,涉及的劏房不少喉管未必標準,社區聚集多以至大廈管理未必很好,清潔問題都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