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9℃! 精選最好暖包 驅寒行年宵
今晚大除夕氣溫急降至攝氏9度,禦寒暖包必不可少。香港01搜羅市面上7款常見暖包,在專家指引下進行實測,觀察暖包最快熱、最熱及最耐熱。各款暖包各有千秋,惟其中3款暖包最高溫度逾50度,皮膚科醫生指或會導致皮膚灼傷,消費者要注意。
年廿九,大家團年飯後到花市逛逛。天文台預告溫度又會急降至攝氏9度。市民經常使用暖包禦寒,香港01搜羅市面上7款常見暖包,在香港大學理學院講師麥嘉慧指引下進行實測,觀察各款產品開封後 8小時內的溫度變化,包括:最快熱、最熱、熱度維持最長。
結果顯示,各款暖包各有千秋,不過,其中3款暖包最高溫度逾50度,皮膚科醫生指出,高溫暖包容易導致皮膚灼傷,消費者要注意使用。
香港 01搜羅市面7款暖包,順序編上號碼,產品排列如下(每包價錢):
編號 | 品牌 |
平均 每包(元) |
購買點 | 最快熱 | 最熱 | 最長時間 |
1 | 太陽暖暖包(小) | 3.96 | 惠康 | *** | ||
2 | 首選暖手包 | 8 | 惠康 | *** | * | |
3 | 老虎仔發熱包 | 1.5 | 卓悅 | ** | ** | * |
4 |
小林小白兔暖手包 (12小時) |
2.7 |
家品 雜貨店 |
* | ||
5 |
小林「熱力暖蛋」 蛋芯替換 |
3.18 | 卓悅 | ** | ||
6 | 小久保雪人暖手包 | 1.59 | 卓悅 | *** | ||
7 | 岡本暖手包 | 2 | 卓悅 |
表列顯示,在測試中表現最佳的首3款,以3粒*最佳。
記者在香港大學理學院講師麥嘉慧指導下,於室內進行測試,先以有保暖作用的發泡膠杯作盛器,模擬暖包放進口袋的情況,暖包開封後隨即放進杯中,並以適量棉花填滿杯內剩餘空間,再以水銀溫度計量度暖包溫度變化。
綜合記者觀察所得,7款暖包之中:
發熱速度較快:量度開封後5分鐘
順序為2號首選暖手包、3號老虎仔發熱包及4號小林小白兔暖手包,以上3款產品開封後5分鐘已升超過攝氏30度,其 餘暖包平均則只有攝氏20多度。
最高溫度:量度最高溫度
首個是6號小久保雪人暖手包,它在開封1小時後已達66.5度高溫。其次是3號老虎仔發熱包,開封後4小時高達52度,及2號首選暖手包,開封後1小時高達攝氏50.5度。
發熱效果最持久:量度開封後8小時溫度
1號太陽暖暖包(小):攝氏47度;其次是5號小林「熱力暖蛋」蛋芯替換:攝氏45度;3號老虎仔發熱包:攝氏44度。相比之下,6號小久保雪人暖手包:攝氏23度,近乎室溫。
各款暖包最高熱力及持久度皆不同,有些牌子快熱、溫度高,但持久時間相對短。有些慢熱,熱度可維持較長時間。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禦寒能力,以及需要保暖的時間長度,選擇合適的暖包。不過,有3款暖包最高溫度逾50度,消費者要慎用。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提醒:
暖包溫度逾攝氏50度已有機會灼傷皮膚,特別是皮膚較嫩的長者及幼童機會更大。皮膚有濕疹、真菌及牛皮癬者則不宜使用暖包,因為其皮膚保護膜已受損,灼傷機會較大,隨時令病情惡化。長時間使用暖包易令皮膚脫水,建議暖包使用者需多塗抹潤膚膏,切勿將暖包及暖貼接觸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