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擬採用按量扣減水價機制 東江水未來9年最高可省3.24億元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粵港東江水協議將於本月底屆滿,發展局今日(21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計劃與粵方簽訂新協議,大致沿用現行「統包總額」方式,但未來9年擬加入按實際東江水取水量扣減水價的可調整元素,即「統包扣減」。
在新協議下,2021至2023年的水價,為48.9億至50.2億元。但受疫情影響,粵方同意將2021年的實際水價凍結在今年水平,即48.2億元,以紓緩本港財政負擔。

發展局表示,成功爭取在東江水新協議加入每年扣減水價機制。(資料圖片)

「統包總額」方式已採用超過15年,即不論該年的實際東江水供水量是多少,總額水價都是固定。有社會意見認為應改為採用「按量付費」,港府在2017年8月與粵方成立工作小組檢討付費方式,同意採用新機制。

東江水價格是根據既定機制調整,考慮因素包括人民幣兌港幣匯率的變化、粵港兩地有關物價指數的變化,以及營運成本的增幅等,將再按實際取水量扣減水價,未來三年的每年基本水價分別為48.9億元、49.5億元及港幣50.2億元。

港府預計9年節省最多3.24億元

發展局表示,成功爭取在新協議加入了每年扣減水價的機制,即從固定的每年基本水價中,扣減款額相當於每年供水量上限與實際取水量的差額乘以單位價格,有關價格扣減機制回應了市民提出按實際輸港東江水量釐定應繳水價的要求。粵港雙方同意有關機制至少沿用到2029年,即連同新協議在內,共有三份為期三年的供水協議。

按明年價格計算,在採用水價扣減機制後,政府估計在9年期內的最高可節省3.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