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究︰內地交流團可提升國民身份認同 與認同港人身份無衝突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香港理工大學今日(14日)公布一項有關短期內地交流學習項目的研究結果,發現顯示香港學生參與內地交流項目後,對中國及內地人的態度和看法,變得更積極和正面,中國人身份認同亦有所提升。香港理工大學暫任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石丹理總結研究指,認同香港及內地的身份,互相並沒有衝突,認為兩者可和諧共存。

調查結果顯示,參與內地交流項目後,學生對中國及內地人的態度和看法,變得更積極和正面。(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該項調查選取了21個短期,即1至8周的內地學習項目,包括暑期課程、文化交流、服務學習共3類項目。全部項目均於2018至19年度下學期或暑假舉行,以探討本地大學生在跨文化能力、對國家的看法與態度、國民身份的影響。計畫並獲香港政府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撥款50萬元資助。

跨文化溝通能力分數提升最顯著

最後研究獲得約420名本地大學生、16名導師參與調查,結果顯示參與3類項目的學生,其跨文化溝通能力於項目完成後有顯著提高,總體從3.40升至3.55分。而學生對中國及內地人的態度和看法,變得更積極和正面,總體看法從2.61升至2.74分。此外,學生認為中國公民、中華民族一員的身份重要性亦顯著提升,同時香港公民的身份亦一同提升。

因此研究提出了多項建議,包括將參與內地或海外交流的項目,納入正規課程,並鼓勵學生自願參與;通過培訓與評估提升項目負責導師的專業能力;通過宣傳資料、學生經驗分享心得等,以建立公眾對內地交流項目的正面印象等。

▼施政報告2020八大重點▼

+3

受社會運動影響 調查人數減半至400人

惟去年6月本港開始爆發反修例社會運動,問到會否影響該研究調查。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于璐坦言,由於該調查於2018年開始籌備,2019年發生社會運動確實帶來了影響,因部分與內地交流項目取消、學生放棄參與交流,甚至放棄填寫問卷,以致最後調查的人數,從最初的預設的800人減至約400人。

她續說,曾擔心調查結果內地相關的分數會減低,但最後得出較正面的評價。但她坦言,不排除部份放棄參與調查的學生,其對內地的評價較負面,但從數據上無法得知。

石丹理則表示,調查結果顯示認同香港,以及認同內地的身份沒有衝突,認為可和諧共存。(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理大副校長︰短期計畫唔係特效藥

而香港理工大學暫任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石丹理則表示,事實上,調查結果顯示認同香港和內地的身份,互相並沒有衝突,認為兩者可和諧共存。「我覺得唔緊要嘅,要用時間慢慢投入,好似講緊愛一個人,愛唔落,要慢慢了解、溝通。」

石續指,調查肯定了交流項目對學生跨文化能力的提升,值得政府參詳。但被問到中學應否推行更多與內地交流的項目,他回應指,作為社會科學家的角度,任何項目均必須評估,否則將出現「好心做壞事」,將帶來未知的後果,因此建議政府不可單純認為有效,則「感覺良好」跳過評估推出政策。

對於學生在完成交流項目後,評分的提升並不顯著。石則強調,「短期計畫唔係特效藥,唔會咁快有脫胎換骨嘅改變。」他更指,交流項目應著重自願參與,「自願係香港基因,勉強冇幸福,唔可以迫啲年輕人去交流」。他亦建議,可多鼓勵年輕人,向他們講解參加項目對成長及學習帶來的好處。

▼食肆6時後禁堂食 12月10日起生效 為期兩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