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大研究:鼻紙條採樣本準繩度較高 倡用於幼童及長者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本港疫情轉趨嚴峻,目前市面檢測方式主要為採集鼻咽、咽喉拭子及深喉唾液樣本,中大早前提出新增以鼻紙條採集鼻液樣本的方式,最新研究證實,採集鼻液樣本與咽拭子準繩度相若,亦較深喉唾液準確及簡單,更有效揪出病毒,樣本存放室溫72小時後狀態仍然穩定。
研究團隊認為,鼻紙條樣本對監測社區疫情有重要作用,尤其對較難用標準方法採樣的幼童及長者,建議可廣泛應用,已與醫管局商討,但有待更多研究實證支持。研究已於醫學期刊發表。

▼港府公布收緊防疫措施(12月8日公布)▼

+9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陳晶晶表示,深喉唾液的採樣方法,對幼童及長者而言十分複雜,所提供樣本質素參差,亦降低測試準繩度。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早前提出以鼻紙條採集鼻液樣本,並評估其在兒童及成人個案表現,研究人員共招募38名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新冠肺炎病人,包括有病徵及無病徵個案,20名成年病人介乎22至74歲,其餘18人則介乎6在17歲,並對照以鼻紙條採集鼻液、鼻咽、咽喉拭子及深喉唾液樣本,發現鼻紙條採樣方法與鼻咽、咽喉拭子檢測結果準確度相若。

+1

鼻紙條成功抽出不致樣本個案

至於鼻液及深喉唾液樣本對照方面,兩者結果一致比率只有68.2%,7個不一致樣本中,有6個深喉唾液樣本顯示為對病毒呈陰性反應,但鼻紙條則成功揪出個案,其中4個來自兒童病人。

另外,研究人員將該6名病人的鼻液樣本進行穩定性測試,存放在室溫72小時後,仍可檢測到樣本內的鼻毒RNA。

林鴻生表示,研究已於醫學期刊發表,亦有與醫管局討論,但仍有待更多臨床研究及報告支持,期望日後可廣泛於社區檢測應用。(歐嘉樂攝)

鼻紙條可免不適感 較少出現打噴嚏或咳嗽情況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林鴻生表示,除考慮到準確度及較低傳播風險外,鼻紙條樣本能於室溫保持穩定,他認為鼻紙條樣本對監測社區疫情有重要作用,尤其對較難用標準方法採樣的幼童及長者。他提到,部分幼童得悉要用長棒「撩鼻」,已失聲大哭,鼻紙條則可免不適感,較少出現打噴嚏或咳嗽情況,可減傳播風險。林又指,研究已於醫學期刊Journal of Infection發表,亦有與醫管局討論,但仍有待更多臨床研究及報告支持。

鼻紙條長度可度身訂造 紙條有標記及刻度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陳韻怡表示,鼻紙條與鼻拭子成本相若,鼻紙條長度亦可度身訂造,紙條上亦會有標記及刻度,指示用家伸入鼻腔所須位置,伸入前會加入生理鹽水,令紙條更加濕潤。用家以鼻紙條採集樣本期間,須按壓鼻腔1分鐘。她續指,鼻敏感不影響採集結果,但鼻腫漲則或有影響。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陳晶晶建議,6歲以上兒童可由家長看管下,自行採集;幼童則可由醫護人員協助採樣。

▼政府收緊防疫措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