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許正宇:融入國家與保持國際化非對立 是相輔相成

撰文:孔繁栩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資助在大灣區開設業務的本港企業聘請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工作,名額2,000個;同時利用大灣區規劃機遇,融入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29日)發表網誌,提到社會上有部分聲音質疑,這樣的發展方向會否令香港過於「內地化」,從而失去一直以來的優勢,許認為,香港作為「聯通」、「聚財」、「滙才」之地,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保持國際化優勢是香港發展的「一幣兩面」兩者對立,是一錯誤理解,相反,兩者是互相緊扣而且相輔相成。

11月26日聶德權許正宇見記者。(鄭子峰攝)

許正宇網誌以「香港發展的『一幣兩面』」為題,他指,香港作為「聯通」之地,內地企業佔本港上市市場總市值達80%以上。在中央政府及各部委的支持下,一方面北向交易即將納入內地科創板股票,為國際機構投資者參與這個試點「註冊制」改革的市場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另一方面,南向交易納入在港上市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將加強其股票流動性,最終令香港的生物科技投融資生態圈更受國際投資者歡迎。

有信心香港會成廣受國際私募基金歡迎的註冊及營運基地

許續指,香港作為「聚財」之地,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規模達到29萬億元港幣,是GDP的大約10倍,當中超過64%資產來自非香港投資者。本港會進一步促進私募基金發展,為分發的附帶權益提供稅務寬免,聯同早前通過的《有限合夥基金條例草案》及往後考慮推出吸引更多海外基金落戶香港的「三步曲」,有信心香港會成為廣受國際私募基金歡迎的註冊及營運基地。政府又會繼續放眼海外,在國際市場例如東盟工業園區等尋求發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資產的新機會。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青年提供走出「舒適區」機會

許又表示,香港作為「滙才」之地,「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提供一個走出「舒適區」的機會,讓我們的青年人在累積工作經驗的同時,一探大灣區先進的創科生態圈及快速發展的前景,認為青年人如能夠展示對大灣區的獨有識見,無論將來在內地、香港或國際企業求職,都肯定會路路暢通。認為本港可以對內深耕大灣區,發掘競爭優勢及貢獻,對外連接國際市場,繼續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有角色和地位。

▼施政報告2020八大重點▼

+3

↓過渡性房屋↓

+3

↓大坑西邨↓

+7

↓港鐵大嶼山小蠔灣車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