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發現寨卡病毒新干擾素療法 減併發症機會
撰文:黃卓然
出版:更新:
寨卡病毒可引起嬰兒小頭症、睾丸炎等問題,有效治療方法暫仍欠奉。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新療法治療寨卡病毒,相信可減少多個器官及睾丸出現炎症機會。研究團隊相信,新療法或適用於部分有嚴重併發症的寨卡病毒患者。此研究剛刊載於國際科學雜誌 EBioMedicine。
寨卡病毒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蔓延,包括東南亞地區。本港亦已出現第2宗外地輸入寨卡病毒感染個案。寨卡病毒不僅通過蚊子傳播,亦可透過其他途徑,如性接觸或由母體感染胎兒。寨卡病毒與先天性小頭症和嚴重神經性併發症亦有關。現時醫學界未有認可針對寨卡病毒的治療藥物和疫苗。
是次研究在已接受類固醇抑制免疫系統的小鼠體內,注入寨卡病毒,除發現病毒擴散到小鼠體內多個器官之外,研究團隊還發現當停止使用類固醇抑制小鼠後,大部份器官出現嚴重的炎症,其中不少睾丸嚴重受損。研究團隊進一步測試了兩種獲臨床批准的干擾素治療,與沒有接受治療的小鼠比較,使用了干擾素治療的小鼠存活率大大增加,並減少了體內的病毒量和炎症。
寨卡病毒可引發睾丸炎 建議長期跟進男感染者
研究團隊認為,當干擾素治療的潛在益處超過藥物的副作用時,此療法可能適用於部分有嚴重併發症的寨卡病毒患者。有份負責是次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福和解釋,干擾素本身是一種自身免疫力的物質,使用干擾素會令人有類似感冒症狀的副作用,例如發燒、肌肉痛。孕婦使用干擾素亦未必安全,可能影響胎兒發展。他強調,大部份寨卡患者病情輕微,甚至無病徵,因此只是出現嚴重併發症的病人,可考慮使用干擾素治療。
此外,由於寨卡病毒可引發睾丸炎,研究團隊建議日後應對感染了寨卡病毒的男性作長期跟進研究,以監察患者及康復者的生育能力和睾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