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津貼轉聘常額教師冷淡 教局發10萬利誘中學轉制谷數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公布,今明兩個學年,學校將生涯規劃津貼轉為聘請常額教師,可獲一筆過10萬元現金津貼以助過渡。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認為額外現金補助具誘因轉請常額,可維持現有服務及穩固教師人手;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同補助,但指一筆過津貼未能紓解學校編制教師不足問題,促請教育局盡快檢討教師編制人手。
教育局兩年前推出生涯規劃,每年為開辦高中班級的學校提供50萬元津貼。為減少合約教師人數,年初施政報告提出,學校本學年起可申請將生涯規劃津貼及高中課程津貼轉為聘請常額教師,料可提供超過1,000個教席,以穩定教師人手。
但目前只有三份一學校申轉常額,吳克儉今日出席一個活動時,仍指計劃反應踴躍;但汲取業界意見後,決定今明兩年額外向學校提供一筆過10萬元現金津貼,幫助學校順利過渡至新模式,他稱並非擔心學校會解僱合約教師而推出。
林日豐促將補助恆常化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認為額外現金補助,具誘因助學校轉請常額教師。林日豐指,以往50萬元津貼,學校有八成用於聘請一位合約教師或教學助理協助生規規劃團隊,約兩成半用作購買服務,包括找機構開辦講座等;如果聘請一位教師及教學助理,就會無錢買服務。獲得額外十萬元津貼,可維持現有服務,亦有助穩固教師人手。但林指,長遠要視乎學校有沒有足夠資源,繼續維持用津貼聘請教學助理,希望局方可將補助恆常化,穩定教師團隊。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表示,認同額外津貼是好事,但若津貼在計劃推出初期公布及發放,學校可得到更全面考慮和安排。葉指短期和一筆過津貼未能紓解學校編制教師不足問題,促請教育局盡快檢討教師編制人手,增加常額教師教席。
職場體驗令學生明白老師一片苦心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早前指大學生壓力,源於生涯規劃不足。樂善堂楊葛小琳中學校長林德真表示,感受不到外界對計劃負面,她認為過去接觸學生,確有有部分是「漫無目的,唔知自己想點」,計劃可幫助學生尋找及認清人生方向;面對社會冒起的新興工種,學生可及早裝備自己,亦了解到理想職業與現實差距,強調並非給予學生成長壓力。林校長指,有學生參與計劃到職場體驗後,深切體會守時重要,亦明白到老師要求「都係一片苦心」,有助品格培養。
負責學校生涯規劃的林國開老師指,過去25位修讀旅遊與款待科的學生,有23同學位都會「搶著舉手」主動報名到相關職場體驗,足見有一定吸引力。他強調計劃是「開拓學生發展,而不是局限學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