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10個月無法探望植物人媽媽 感心酸 社協促公院放寬酌情探訪

撰文:李恩慈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襲港至今,有住院病人接近一年無法親身接觸家人。現年81歲的王老太因腦幹出血變為植物人,她的子女以往每日赴聖母醫院探望,兒子王先生認為「見到媽媽就會好開心。」如今無法與母親見面,他望穿秋水,感到心酸,「真係好掛住媽媽,依家連唯一觀察媽媽嘅途徑都無埋。」家屬每兩周去信醫院,並索取王老太的病歷,但收到的每份病歷均滯後約兩個月。若王老太身體出現異常狀況,家人也無法即時跟進。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趁冬季流感及第四波疫情未來臨,醫院是時候安排更多酌情探訪,讓病重、神志不清,以及長期住院的病人,有機會與家人見面。

王老太於2014年,在聖母醫院接受胃鏡檢查後腦幹出血,家屬已於2016年12月入稟法庭追討索償,案件至今仍然審議中。(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聖母醫院拒上載植物人病歷至醫健通 惹家屬不滿 食衞局無收投訴

王老太於2014年初,在聖母醫院接受胃鏡檢查後腦幹出血,自此變成植物人。此後,王小姐及王先生兩姊弟每天到聖母醫院探望母親,風雨不改。他們會為王老太做伸展運動,以免她的四肢萎縮。王先生稱,「就算放工幾攰都好,見到媽媽就會好開心。」

家屬探訪偶發現母親身體異常

家屬探病時,偶爾發現母親的身體異常,質疑醫護人員照顧欠佳。在2015年,王先生看見她的眼睛有異常分泌物,立即通知醫院,「但係醫生走咗去,護士直頭話睇唔到」,後來才發現她發現感染了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王先生續說,他在2016年一中午探病時,院方稱王老太沒有呼吸,但呼吸機的數據卻正常,當時他「嗌醫生埋嚟睇,但醫生走咗去,佢話要放工。」而在2017至2018年,王老太的血小板水平過低,或需接受輸血,但醫院拖延處理,直至她的血小板自然回升。這些經歷令王先生失去信心,更提醒他不能疏於探病。

聖母醫院並無回覆上述情況是否屬實。

從前,王先生與姐姐王小姐每天到聖母醫院探望母親,風雨不改。(羅君豪攝)

兒子:唯一觀察媽媽嘅途徑都無埋

可惜的是,今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襲港,公立醫院停止探訪,至今已接近10個月。王先生感到心酸,嘆道:「真係好掛住媽媽,依家連唯一觀察媽媽嘅途徑都無埋。」他認為,查詢母親情況的主導權在醫院,「佢可以搵你,但你搵唔到佢。」他間中會致電醫院,但指醫院職員常因忙碌而拒答問題。他形容接聽的職員儼如「人肉錄音機」,對於維生指數等問題聽若無聞,僅稱「我哋會照顧你媽媽。」

家屬申請取母親病歷 每份均滯後兩個月

沒法探病的日子,王先生及王小姐每兩周去信醫院,詢問母親的情況,並索取其病歷,冀獲取心跳、血壓、血糖等維生指數。然而,每次從申請到郵寄的程序需時,獲得的病歷均滯後約兩個月,他們最近一次獲得的病歷是寫於今年9月初。

王先生認為,獲得兩個月前的病歷「無意思」,倘王老太身體出現異常狀況,家人也不能即時跟進。佢舉例稱,今年6月底的病歷顯示,王老太的腿部有不明瘀傷,但醫院在8月回信時隻字不提,事件過後他也無從追究。

王先生最擔心的是,以後再無法親眼看見母親。(羅君豪攝)

最擔心以後再無法親眼看見母親

王先生每次寫信予醫院時,也會提出恩恤探訪請求,但醫管局回覆時不置可否。王先生說,有專家根據本港的統計數據及醫療報告,為王老太作出壽命評估,推算她或將於明年3月離世。如今「大限將至」,母親的病床卻咫尺千里,王先生最擔心的是,以後再無法親眼看見母親。

醫管局回應稱,若病人有臨床原因會作個別恩恤安排。而在疫情期間,王老太的臨床情況沒有大變化,若醫護人員發現她的情況明顯轉差,會主動聯絡家屬考慮安排探訪。

彭鴻昌認為,醫院是時候開放更多酌情探訪,首階段讓病重、神志不清醒,以及住院三個月以上的病人,有機會與家人見面。(李恩慈攝)

彭鴻昌:第四波疫情未到 是時候開放更多酌情探訪

醫管局於上周三(4日)開始,重新實施8間療養醫院的特別探訪安排,病房職員會聯絡病人家屬作預約登記,但安排並不包括聖母醫院。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擔心冬季流感或第四波疫情來襲時,醫院需再次禁止探訪。他認為,醫院現在是時候開放更多酌情探訪,首階段讓病重、神志不清醒,以及住院三個月以上的病人,有機會與家人見面。他希望當局的做法能更具人性,照顧病人和家屬的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