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房局認無「熟地」建公營房屋 強調往後要繼續「摸底」

撰文:梁德倫
出版:更新:

公屋輪候冊輪平均上樓時間屢創新高,惟政府於覓地建屋方面難有寸進。運輸及房屋局表示,已用畢所有可建公房屋的「熟地」,即往後所有新建公營房屋,都至少要7年或長時間發展。當局又強調,與地區人士「摸底」是公眾諮詢極為重要的一環,不會放棄。
運房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房委會在使用熟地建屋已取得一定成果,惟當局承認日後已再無熟地可用,過去6年諮詢區議會的項目中,已有約八成並非熟地,換言之由平整土地至完成發展,至少要7年。運房局強調,在發展公營房屋時不時遇到挑戰,例如地區阻力、技術問題及須重置設施等,或令發展時間拖延最多達兩年。
惟當局指出,諮詢過程需由俗稱「摸底」的非正式諮詢開始,對象包括區議會及鄉議局等,強調摸底有助改善發展方案,並令擬議發展方案能獲得地區人士支持,但承認諮詢過程會因訴求導致發展方案有多變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