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屯院兒科護士變身長者守護天使 難忘婆婆出院淚灑滿面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佢就好似我婆婆,好似家人咁,好親切。」在屯門醫院兒科病房工作20多年的病房經理李若芝,日常習慣照顧、呵護年幼病童,毋須照料成年病人,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她在「二線隔離病房」遇上一名本來居於安老院的87歲婆婆,見到婆婆因渴望與孫女通電話而悶悶不樂,李若芝主動與她孫女商量,令婆婆可以每天與孫女「談心」,「係婆婆最開心嘅時間。」
該名婆婆留醫一個月後終康復可出院,臨別依依,「佢想開返門(與醫護)擁抱、握手,但(隔離病房)唔得㗎嘛,佢喊到成塊面都係眼淚。」李若芝很感恩,「好多年紀大病人可能生命都無咗,呢個婆婆80幾歲,可以健康行返出院,我覺得呢幕真係好感動。」

(新冠肺炎中)好多年紀大病人可能生命都無咗,呢個婆婆80幾歲,可以健康行返出院,我覺得呢幕真係好感動。
護士李若芝
屯門醫院在7月中緊急改裝A6兒科病房作「二線隔離病房」,兒科醫護與內科醫護首度合作照顧新冠肺炎病人,相中位處中間的是內科及老人科護士郎詩甄,左右兩旁的是兒科護士。 (余俊亮攝)

長者藥量遠多於幼童 護士:安唔安全?

第三波疫情嚴峻,一線隔離病房不敷應用,公立醫院需使用經改裝的普通病房接收正穩定康復的病人。屯門醫院在7月中緊急改裝A6兒科病房作「二線隔離病房」,本於兒科病房工作的護士也搖身一變,「加盟」Dirty team,與內科醫護一同合作,照顧新冠肺炎病人。

於兒科病房工作4年的護士李嘉寶直言,平常工作只需照顧年幼病童,多年沒有接觸過成年病人,護理、用藥方式都大不同,面對病人時就像「生手技工」,「最大分別係藥物劑量,兒科用體重計算藥物(份量),有啲會計到去小數點後一位數,但見到大人(藥物)劑量咁大,同平時好大分別,想重新計過,好有疑問,(會想)係咪正確?安唔安全?」過程中她也初次接觸到各款抗病毒藥,學會如何使用這些藥物。

李嘉寶直言,平常工作只需照顧年幼病童,多年沒有接觸過成年病人,護理、用藥方式都大不同。(余俊亮攝)

助中年女病人到ICU了解父親病況

另一挑戰是面對病人冗長而複雜的病史。李嘉寶解釋,兒科病人年紀最大不過18歲,病史一般很短,但新冠病人年紀較大,「可能曾經入好多次醫院」,護士需要留意病人有無其他疾病,用藥前也需加倍留神。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中年女病人,該病人獲准出院,正等待辦理手續,同一天卻得知同為新冠肺炎患者的父親在深切治療部情況危急,她心急如焚,希望探望父親,但因其「隔離令」仍未解除,不能自由離開病房。李嘉寶眼見女病人焦急得潸然淚下,努力為她與不同部門溝通,「唔想佢一生遺憾」,終安排到她經特別通道到深切治療部(ICU),了解父親最新病況。

內科及老人科護士郎詩甄(左)、兒科病房經理李若芝(中)、兒科護士李嘉寶(右)因新冠肺炎而認識對方,工作上合作無間。(余俊亮攝)

而於兒科病房工作20多年的病房經理李若芝就難忘一位87歲的婆婆,「17歲(病人個案)就做過啫,87歲真係未做過!」這位婆婆確診後在一線隔離病房治療約一個星期,便轉到李若芝工作的二線隔離病房。李若芝每早巡房,都會向婆婆問好,「問下佢悶唔悶,使唔使睇下電視啊?婆婆每日只有一個要求,就係問幾時可以打畀孫女。」李若芝見到婆婆悶悶不樂,主動與她孫女商量,令婆婆可以每天與孫女透過視像通話,「係婆婆最開心嘅時間。」

李若芝視87歲確診婆婆如自己祖母一樣,對她可以出院,既感動又感恩。(余俊亮攝)

難忘婆婆「好威」與同房病友說要出院

三周後婆婆痊癒,符合出院標準,但由於她本來居住的安老院爆疫,暫時未能接回婆婆,而她家人亦因事未能照顧婆婆,只能「滯留」在醫院,婆婆再次愁眉不展。幸好不久後媳婦決定接婆婆回家,李若芝協助婆婆收拾行裝,當時婆婆喜笑顏開的模樣至今仍歷歷在目,「婆婆執嘢、換衫,過程好興奮,佢覺得自己出得院好威,同對面60幾歲嘅婆婆講:『我走啦,你地努力啦,第時飲茶啊!』」

一眾醫護送婆婆至病房門口接待區,隔著玻璃門揮手道別,沒料到婆婆不捨得醫護,「佢想開門同同事擁抱、握手,但(隔離病房)唔得㗎嘛,就做手勢(解釋不可開門),佢喊到成塊面都係眼淚。」視婆婆如祖母一樣的李若芝當時既感動又感恩,「(新冠肺炎中)好多年紀大病人可能生命都無咗,呢個婆婆80幾歲,可以健康行返出院,我覺得呢幕真係好感動。」

內科及老人科護士郎詩甄之前沒有接觸過未成年的病人,但因應今次合作,需要陪病童玩耍,帶他們去洗手間。部分確診病童與家人分開兩個病房治療,只能隔著玻璃與對方揮手,她也需要安撫這些病童的情緒。(余俊亮攝)

▼10月2日起重開處所及放寬措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