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舍弊病|旺角松山府邸護老院涉派錯藥 八旬婦疑誤服腦梗塞昏迷
曾兩度中風、84歲的陳婆婆,在旺角一護老院居住4年,閒時會做手工和線上打麻雀,十分精靈。然而,今年7月她突然因氣促、心跳及血糖低入院,身體出現抽搐「發羊吊」(腦癇發作),全無知覺反應。醫院為她驗尿,揭發她曾服用醫院沒處方的糖尿藥物。她被診斷患腦小血管病及腦梗塞,目前仍然處於輕度昏迷狀態,正留院治療。
婆婆的兒子廖先生接受訪問透露,此事令他寢食難安,質疑唯一可能性是院舍派錯藥物,只要想起事件便感到憤怒及惆悵,「一講起媽媽,血壓就會爆升,仲會手震」。
就昰否有職員涉派錯藥,松山府邸護老院回覆稱,一直高度關注事件並著手處理。
延伸閱讀
院舍弊病|松山府邸鼠患猖獗 院友家屬裝Cam揭連續一個月現鼠蹤
院舍弊病|社署向派錯藥院舍發警告信 社協批寬鬆 張超雄倡票控
松山府邸護老院屬於長陞有限公司,是高度照顧的甲一級買位院舍,有兩層高,共提供163個資助宿位及161個非資助宿位,每月收費7000至10,000元。
84歲的陳婆婆於2015年首次中風,走路能力稍變弱,開始入住安老院舍,並於2016年轉至松山府邸護老院。婆婆在2019年5月再次中風,語言及吞嚥能力均變差、左身乏力,開始需以輪椅代步。她的兒子廖先生憶述,即使中風兩次,媽媽入住院舍期間一直「好精靈」,閒時會製作手工,佳作會被院舍「貼堂」;她與其他老友記亦會線上打麻雀、用App叫外賣;她住在院舍也不忘愛美本性,不時家人與外出添置新衣服和化妝品。廖先生當時覺得媽媽適應得不錯,感到安慰。
好景不常,廖先生在今年7月底一凌晨,接獲院舍電話指,陳婆婆無法清醒、出現氣促;心跳及血糖均非常低,需送廣華醫院治療。翌日,醫院主診醫生說,婆婆情況很差,一直發燒、身體出現抽搐「發羊吊」,但全無知覺反應,加上出現營養不良,「手腳腫到氣球咁,個人瘦到皮包骨」。數天後,醫生與家屬會面,稱瑪嘉烈醫院已為陳婆婆驗尿,發現她曾服用醫院沒處方的糖尿藥。廖先生質疑唯一的可能性是院舍派錯藥物。
一年前發現藥物紙杯 非寫陳婆婆名字
早在一年多前,廖先生回憶當時到院舍探望媽媽,偶然發現盛載藥物的紙杯底,並非寫上陳婆婆的名字,即藥物是屬於另一名院友。他立即告訴職員,職員才為她檢查及更換藥物。廖先生稱,「根本無辦法得知今次食錯藥係一次,定係長期都錯。」
一講起媽媽,血壓就會爆升,仲會情不自禁手震
由陳婆婆出事開始,廖先生自言「一講起媽媽,血壓就會爆升,仲會情不自禁手震」。這個月多來他每日寢食難安,「好唔開心、好憤怒、激動、無力、惆悵」,又不斷憶起從前與媽媽相處的點滴。至婆婆入院後第10天,院舍致電問候,「咁遲先打嚟,我無嘢想同佢哋講。」他又說,希望政府能更平均分配社會資源,認為政府確保讓長者安享晚年,比起興建大白象工程更有價值。
松山府邸:過去多月已與政府部門 聘請相關公司合作
松山府邸護老院回覆《香港01》,未正面確認是否有職員派錯藥,僅指一直高度關注事件並著手處理,過去多月已與政府相關部門及聘請了專業的相關公司一同緊密合作。該院又稱,就任何的事宜都依照社會福利署《安老院條例》所訂立的實務守則內的指引來處理及跟進。
廖先生引述公立醫院醫生解釋腦掃描報告指,陳婆婆沒有出現第三次中風,但無法得知腦部的創傷有否加深。主診醫生向他說,如錯服藥物導致缺氧,有可能損害婆婆的腦部。
醫管局:婆婆患腦小血管病、腦梗塞 仍輕度昏迷
醫管局回覆指,陳婆婆本身患有高血壓、心房顫動、糖尿病、認知障礙症等多種長期病患,於今年7月26日因呼吸困難被送入廣華醫院接受治療。病人在留院期間出現腦癇病徵,院方為其安排腦電圖檢查,並診斷病人的左側頂葉有周期性偏側腦癇樣放電波的情況。
此外,廣華醫院亦為病人進行電腦斷層掃描,結果顯示病人患有腦小血管病及有腦梗塞的情況。院方於7月27日抽取其尿液樣本化驗,結果顯示病人體內含有抗糖尿病藥物,院方翻查紀錄後,發現未曾為該病人處方該種類的藥物,有關結果已按既定機制向衞生署呈報。病人目前仍然在廣華醫院接受治療,臨床診斷病人處於輕度昏迷狀態,情況穩定。
腦科醫生:視乎藥力強度及時效 一次已有可能觸發病症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黄家星稱,曾中風的長者如血壓過低,容易導致腦供血不足,可在數分鐘內造成腦缺血;若再加上血糖亦過低,嚴重的症狀包括昏迷及抽筋。至於錯服藥物多長時間才會導致如此嚴重情況,黄家星說視乎藥力的強度及時效,倘長者錯服藥力強且持久的藥物,一次已有可能觸發病症。他強調,錯服藥物只是病情急轉直下其中一個可能性,其他可能性包括低鈉及低電解質等,坦言難以在事後追溯病發原因。
▼松山府邸老鼠足跡連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