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網絡輿情 慶回歸群組網民最「開心」 全日禁堂食首天最悲怒
科技公司「慧科(Wisers)」以人工智能系統分析今年5月中旬至本月初的社交媒體內容,發現網民關注重點,由上半年以防疫物資銷情,轉為疫情發展、政府防疫政策對經濟及民生的影響。而7月19日政府公布「慶回歸晚會」群組及多間企業翌日跟隨政府宣布開展開在家工作,是網民「開心」情緒最高的兩天,留言多屬訕笑;另有市民為翌日眾多企業宣布在家工作感開心,認為可減省通勤時間。
至於7月29日政府實施全日禁堂食的首天,是網民最「驚憂」、「悲傷」和「憤怒」的一天,不少人質疑成效,抨擊措施「離地」。
而研究發現,5月中旬至9月初,市民最關心及最不滿是出⾏限制,主要批評政府以防疫理由限制市民出行及集會自由(主要環繞示威集會、限聚令、旅遊和立法會選舉),質疑措施的防疫成效。
慧科繼早前兩次分析後,再以人工智能系統分析由5月16日至9月6日約40萬篇社交媒體帖文、8,157萬次社交媒體互動及541萬則網上留⾔,發現網⺠關注重點由⼝罩等防疫物資銷情及封關話題,轉為關注疫情發展及政府防疫政策對經濟⺠⽣的影響。
是次研究期間網上輿論的熱議程度,與確診⼈數走勢呈⼀致。在6月29日至7月23日期間,網民多聚焦第三波疫情爆發情況;而在7月24日至9月6日期間,則集中在禁堂食、⼝罩令、普及社區檢測等政府防疫措施。
▼衣、食、住、行、工、玩、學 網民們最關心的是什麼?▼
市民最關心及最不滿出⾏限制 主涉示威集會、限聚令及立會選舉
慧科⼤數據分析可見,5月中至9月初期間,市民最關心及最不滿出⾏限制,有關「行」的討論冠絕其他層⾯(「衣、食、住、工、學、玩」),高達75%的留言帶負面情緒,主要批評政府以防疫理由限制市民出行及集會自由,以及質疑有關措施的防疫成效,當中主要環繞示威集會、限聚令、旅遊和立法會選舉被取消。
▼全日禁堂食實施兩日 政府急撤回▼
全日禁堂食成最憤怒一天
團隊表示,5月中旬及9月初有關「食」的負評比例高達68%,網民主要不滿禁堂食安排,抨擊措施過於「離地」及質疑成效,亦有網⺠就當日大批戶外工作者冒雨就地用餐的苦況,留言表示擔憂、悲傷及憤怒。
7月29日政府實施全日禁堂食的當天,大批市民在炎熱天氣及下大雨期間仍須在戶外用膳。慧科發現當天屬網民最驚憂、最悲傷及最憤怒的一天。三種情緒當中,「憤怒」情緒最為⾼漲。連同翌日(7月30日)屯門的「⽣⽇宴」群組,將「悲傷」情緒推上⾼峰,即7月29日及30日為研究期內最悲傷的兩天。
網民不滿禁堂食安排 「氣炸鍋」屬正面熱門詞
網民除了主要不滿禁堂食安排,「食」方面,「氣炸鍋」是較常被提及的正面熱詞,或反映網民無法外出用餐下,在家烹調的選擇。疫情下,市民關心衣著儀容與個⼈清潔,而⼾外活動、運動、娛樂消遣等活動受限,令「衣」及「玩」的熱議度亦相當高。
「慶回歸晚會」群組 是網民最開心時刻、留言多傾向訕笑
政府7月19日公布有「慶回歸晚會」感染群組(活動由中華輝煌會舉辦,在雅蘭中心4樓稻香舉行),至翌日(20日)眾多企業隨政府實施僱員在家工作安排,是研究期內網上輿論「開心」情緒最高的兩天。
團體進一步研讀發現,網⺠在「慶回歸晚會」帖文的相關留⾔多屬訕笑式的開⼼情緒;並對翌⽇有關在家⼯作安排感「開⼼」,認為可減省通勤時間。
市民受在家工作或失業擔憂困擾
另有不少市民受在家工作或失業擔憂困擾,「工」的負評比例高達71%。當中四成以上帖文及互動是與維持辦公室清潔,務求減低上班時「中招」風險有關。
「學」方面,教育局停課和公開試安排引來批評,另有網民分享多宗貧苦學生無力購買上網課電腦設備新聞,而網民對視像通訊軟件的私隱安全性亦有一定要求。
旅遊議題熱度不減 Staycation有一定需求
同期旅遊議題的網輿熱度居高不下,網民對於本地遊、「宅渡假」(Staycation)等在地旅遊服務,仍有一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