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醫生解說如何推算隱形患者數目 警告染疫人數隨時遞增
本港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未止,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估計,本港現時約有40至50名隱形患者。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解釋,根據全民檢測的結果,大概每6萬人當中會有1人呈陽性反應,因此全港應有125人會對核糖核酸測試呈陽性;以病毒核糖核酸平均持續時間為21日計算,每天新確診患者約有6人,而傳播期一般是7天,因此社區中約有42名隱形患者。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鼓勵有輕微病徵的市民踴躍接受檢測,「愈遲搵到啲隱形病人,隨住時間過去,嗰40、50個病人會隨時引伸至另外40、50個。」
▼9月18日起重開處所及放寬措施▼
每天新確診患者約有6人,而傳播期一般是7天,因此社區中約有42名隱形患者。
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於本周日(13日)在商台節目指,估計本港現時約有40至50名隱形患者。他預料或再需要4至6星期,才能令本港確診宗數歸零。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亦估計,社區中仍有40多名隱形患者。他解釋,根據全民檢測的結果,大概每6萬人當中會有1人呈陽性反應,因此全港應有125人會對核糖核酸測試呈陽性,以病毒核糖核酸平均持續時間為21日計算,每天新確診患者約有6人,而傳播期一般是7天,因此社區中約有42名隱形患者,「因為有啲人會自己好返,淨返嗰啲未必可以有效傳播。」
他認為,現時確診個案減少,當局更應做好個案追蹤及篩查,以減少隱形患者。他舉例指,現時政府只會追蹤確診者發病前兩天接觸的人,「但發病前兩日,其實係好任意嘅數字。究竟佢邊日有病徵,有時病人自己都唔係好清楚,係咪得病發前兩日先有傳染性?無人知,因為可能有生物差異。」他建議政府追蹤密切接觸者時,仍使用發病前兩天的標準,但追蹤其他接觸者做檢測時,可以擴大範圍;而由於一次的檢測亦未必能找到在潛伏期的患者,他建議政府提供兩次檢測,「如果第一次做接觸者篩檢,搵到有個案,14日內應該做多次。」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引述港大醫學院研究稱,相信現時全港有約50名隱形患者。他促請衞生防護中心努力追蹤接觸者,又鼓勵有輕微病徵的市民踴躍接受檢測,「愈遲搵到啲隱形病人,隨住時間過去,嗰40、50個病人會隨時引伸至另外40、50個。」
現時醫管局開放31間普通科門診診所,供市民在早上取樣本樽及提交深喉唾液樣本。曾祈殷認為相關診所數字不足夠,又指市民願意參與全民檢測是因為「梗有一間(檢測中心)喺左近」;全民檢測過後,政府需增加誘因讓市民積極檢測。他建議政府大幅參加派樽及收樽地點,「愈多愈好」;同時延長服務時間,以及擴展至在周末提供服務,建立更全面的檢測系統。
▼復課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