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看藍營KOL崛起之路 三人躋身港區YouTube百大 月入平均5萬
泛民一直擅長線上傳播及動員,去年反修例風波期間更是如此。建制在網上部署一度落後,至同年7月起才開始急起直追,新民黨李梓敬其後更發起「KOL100」計劃,與一眾藍營KOL推出網上攻勢。
《香港01》以詳細YouTube數據,透視藍營YouTuber的崛起與內容策略。數據顯示,不少藍營YouTuber均於反修例示威爆發之後湧現,包括早前與何君堯合組名單參選立法會的華記、黑超哥等,似為抗衡對方陣營的網上攻勢。
這一年間,藍營頻道整體上出片頻密且定時,可達每日一片。內容各有定位,平均逾12萬訂閱者,不少KOL影片平均觀看次數逾萬,當中如李梓敬及前工聯會區議員陳穎欣等,影片平均收視超過20萬,位居本港前100名內。
抗衡黃營 去年後半年藍營頻道湧現
記者根據網上資料,整理出23個藍營YouTube頻道(見下表),發現當中有10個頻道均為去年7月後才設立,包括早前與何君堯合組名單出選立法會的「華記」楊官華及「黑超哥」許民楓的頻道。
另有YouTuber設立頻道多年,但在去年下半年才開始活躍,初期似為抗衡示威者陣營的網上攻勢,影片多關於示威,後期開始力推23條、「港版國安法」,以及「全民檢測」。
區議員連任失敗轉型做YouTuber
此外,有人在區議會選舉中落敗後轉營做KOL,如工聯會前區議員陳穎欣,以及曾在黃大仙區參選的社區主任莫嘉傑(別名「肥仔傑」),兩人頻道皆於去年12月創立,影片平均觀看次數均逾10萬次,甚至超過以網上互動見稱的葛珮帆及何君堯。
影片主要為政治內容 亦不乏娛樂、藍店推介
縱觀藍營頻道內容,各有分工,政治人物如李梓敬、陳穎欣等,多在頻道中論政,有時以誇張標題回應當期新聞事件,如李梓敬2月有關醫護罷工的影片「逃兵醫護罷工,導致病人慘死?點解主流媒體無報道?」而如華記、黑超哥、大衛Sir般,則着重請願及街站活動的片段,並不時請來藍營支持者,以及自稱是被示威者襲擊、受示威影響的市民一同拍攝節目。藍營影片標題時有誇張用詞,亦會以傳聞或疑問式標題吸引觀眾,如「羅冠聰淆底逃亡,逃亡路線大揭露?」、「傳聞(請fact check)壓頸殺黑人警察自殺身亡」等。
藍營頻道在評論示威事件及黃營行動以外,亦會拍攝不少生活點滴,一眾YouTuber會合作做節目推薦新人,又會一同到訪藍店宣傳「藍色經濟圈」空姐牛肉飯,甚至一同拍攝旅遊節目;也有頻道原本主打煮食、知識分享,後因應示威事件而增加政治內容。
李梓敬、陳穎欣平均收視過10萬 估計每月廣告收入逾3萬
雖然不少藍營頻道最初是為了抗衡黃營而起,但經過近一年時間,部份頻道已能建立一定的觀眾群及影響力,平均逾12萬訂閱者,不少KOL的影片平均觀看次均逾萬。
當中,李梓敬、陳穎欣、莫嘉傑等人的影片平均觀看次數超過25萬,黑超哥、華記等其他KOL的影片平均觀看次數也能達到3萬以上。而根據YouTube影響力統計平台NoxInfluencer的統計,前者三位均排在香港區YouTuber影片平均收看量的前100名內。
訂閱量方面,李梓敬、陳穎欣、莫嘉傑分別擁25、22及21萬訂閱者,據統計,他們的訂閱者數量均排在香港地區內YouTuber前250名以內。排行榜前250名多是藝人、娛樂台及非政治類YouTuber,同樣榜上有名的黃營政治人物類KOL包括有周庭。
YouTube影片同時為影片創作者帶來廣告收益,YouTube根據影片創作者的影片點閱量計算廣告分成。據NoxInfluencer估算,李梓敬、陳穎欣、莫嘉傑三人的影片每月可獲約3萬至7萬元收入不等,平均月入5萬元;,而黑超哥、大衛Sir等KOL亦有約1萬至2萬多元收入。影片的觀看人數及訂閱人數越多,廣告收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