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過渡屋同心村位處濕地修復區 擬建1800伙 稱無發現濕地生境
新地早前公佈,會以1元象徵式租金,租出元朗山貝路約30萬呎的農地,以發展名為「同心村」的過渡性房屋項目。
城規會文件顯示,項目將提供約1,800伙過渡性房屋單位,供約3,840人居住。擬議項目預定在2022年第二季完成,並在同年年中開始入住。
文件又透露,地皮現時被劃為「綜合發展包括濕地修復區」,但強調申請地點內並無發現現存的濕地生態環境,項目亦不會減少或影響申請地點以外的濕地生境。
新地早前已公布,「同心村」會與聖公會福利協會合作。今次的申請書由聖公會福利協會提交。
文件顯示,涉及地皮現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綜合發展包括濕地修復區」,申請人擬改劃為臨時過渡性房屋用途,為期3年。地皮毗鄰私人住宅采葉庭。
設社會服務中心、生活用品館
項目擬設3幢住用建築物,最高4層,住用的總樓面面積約37,497平方米,以提供約1,800伙單位,供約3,480人居住,擬議發展地積比率不多於1.7倍。項目會主要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
此外,項目亦設輔助設施,例如綜合社會服務中心、物業辦事處、社區備膳室、社區洗衣房、生活用品館、便利店形式的小型社區零售設施,又會設立多用途活動室,以讓非政府機構為居民舉行活動或提供服務,包括兒童課後照顧等。
稱不會影響濕地生境
文件透露,申請地點已被丟空一段時間,之前亦未有永久性住宅發展獲批,認為擬議的臨時用途只在有關地帶內的其中一幅土地興建,長遠不會損害該地帶的規劃意向。
申請人又指,申請地點內並無發現現存的濕地生境,又指擬議的臨時用途,不會減少或影響申請地點以外的濕地生境,故符合「不會有濕地淨減少」的規劃指引要求。
曾多次改劃被拒
翻查資料,有關地皮曾申請作住宅發展,但在1994年被拒,經覆核後,在1997年又被再度拒絕,而地皮早年亦曾申請作臨時貨櫃車拖頭及拖架停車場,但均被城規會拒絕。
此外,今年初有大財團向城規會申請,要求改劃地皮,以興建4,329伙私營住宅,以及640伙公營住宅,當中覆蓋上述「同心村」的地段。新地發言人當時指,集團與該申請人無任何關係,亦不認識他們,又指不同意該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