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公院分析逾90歲患者死亡率35% 入院病人今起須驗病毒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醫院管理局發現在3,900多名確診者中,有72人在入院後30天內死亡,即「30日住院死亡率」為1.8%,當中90歲以上的長者死亡率可以高達近35%。醫院管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鍾健禮醫生直言「長者死亡率好似SARS(沙士)同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咁高!」
醫管局分析了70個70歲以上的死亡個案,發現過半在社區受感染,另有部分在院舍受感染,更有最少7宗屬於醫院內感染。為了減低患者把病毒帶入醫院的風險,醫管局決定加強對入院病人的篩查,由今天(9日)起,為所有新入院病人做病毒測試,料每天檢測約2,000人。另外,醫管局亦正研究為部份院舍長者在出院前先做病毒檢測。

▼9月11日起重開及繼續限制措施一覽▼

+20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統計及數據科學)張德麟表示,由於疫情尚未完結,計算死亡率可能會有分析性偏誤,故醫管局先分析截至8月7日的3,913名確診個案,發現72人在入院後30天內死亡,即「30日住院死亡率」為1.8%

長者入院後通常於第二周惡化

不過,若以年齡劃分,59歲或以下的患者死亡率只有0.1%;但死亡率隨年齡而上升,80至89歲的死亡率為26.8%;90歲或以上患者死亡率更達34.1%。而男性的住院死亡率也高於女性,前者為2.4%,後者為1.3%。另外,本身沒有慢性病的患者死亡率只有0.4%;但有心血管病的人死亡率達13.8%;而有癌症或慢阻肺病者死亡率亦約有12%。張德麟強調,部份人或患多於一種慢性病,有關數據僅作參考。

另外,60至79歲的長者,若住在安老院舍,其死亡率為14.3%,比非院舍人士高約12個百分點;而80歲以上的長者,若住在安老院舍,其死亡率達到35.7%,亦較非院舍人士多約10個百分點。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鍾健禮醫生直言,年輕患者染上新冠肺炎僅似「傷風感冒」,但「長者死亡率似沙士、中東呼吸綜合症!」他解釋,長者及男性的免疫力或較快下降,當受到感染時,病情會較為嚴重;而長者接受藥物治療後,效用亦不顯著,「所以最重要係防感染。」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賴偉文補充,長者入院後通常於第二周惡化,即使病毒量不算高,「如果有慢性病,少少併發症都會死!」

化驗逾4萬個入院病人樣本 找到83名確診者

醫管局分析了70個70歲以上死亡個案,發現當中48個於社區受感染,約15人在院舍「中招」,另懷疑最少7個屬於院內感染。早前醫管局為高風險的特定群組入院病人做檢測,例如院舍院友或慈雲山居民,化驗了逾4萬個樣本後找到83名確診者,主要是內科病人,亦有來自腫瘤科、骨科、兒科、手術室的病人。

鍾健禮表示,醫管局由即日起,為所有醫院及所有專科的新入院病人做病毒測試。他坦言,院內長者本身或已患有慢性病,一旦受到感染,死亡率或更高,「希望減少其他人把病毒帶給長者,減少院內感染情況。」他稱,會盡量為病人取深喉唾液做檢測,有需要時也可以取鼻咽拭子樣本,「有啲人未必留到深喉唾液,如果有人留院時間唔長,都未必做測試。」

他指,目前醫管局每天檢測約800至900個高風險入院病人的樣本;而現時每天約有2,000病人入院,換言之擴闊檢測範圍後,檢測量會增一倍。

鍾健禮:早前檢測能力不足以化驗所有入院病人

坊間早有意見要求醫管局為所有入院病人做檢測,鍾健禮解釋,現時才推出有關計劃,因早前醫管局檢測能力不足以化驗所有入院病人,他又指未能評估擴大檢測範圍後成效有多大,但希望為第四波疫情做好準備,若社區個案浮現時,醫管局可及早察覺。

▼袁國勇示範並比較四種檢測採樣方式優劣▼

+3

部份住院長者出院時化驗病毒

另外,鍾健禮稱,近日與香港安老服務協會商討長者出院安排,未來或會為部份院舍長者在出院前先做病毒測試,但由於部份長者住院時間或不長,「或者出院唔係plan(計劃)咁定,有時好突然,如果要做測試,就留耐咗長者喺醫院。」醫管局仍在研究為哪些出院長者做檢測,也會加強風險管理。

他並指,醫管局現時每天可化驗4,000至5,000個樣本,未來會培訓更多新畢業的化驗人員,及在冬季流感前購置7至8部全自動化、高通量病毒檢測儀器,於7個聯網的化驗室使用,每部儀器每天可驗約1,000個樣本,因此有望提升醫管局的檢測量達一倍,即日做8,000個檢測。

全民檢測計劃有逾100萬人參與。(羅國輝攝)